饮食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哪些?

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多种,主要有六大类型:一、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的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二、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三、贡使与商人为主体的文化与商业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四、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政府大规模的海上交流;五、传教士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作用;六、华侨对饮食文化的外传作用。

古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在途径上是由少到多、由单一到丰富。在明代以前,交流途径以商品贸易、使团来访为主。明清时期,交流途径不断丰富、扩大,不仅有商品贸易与展会、往来人员的言行,还有餐馆饭店的创办、专业著述、学校教育等。

汉代至宋元时期,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途径仅以商品贸易、使团来访为主。最常见的是西方人通过商品贸易,通过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口述或撰写成著述,将中国的食物原料、饮食器具和饮食习俗传播到西方国家,同时也通过言谈举止将西方国家的饮食习俗等展示给中国人。其中,在介绍中国食物原料、餐饮器具和饮食习俗方面,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以其著述《马可?波罗游记》贡献极大。爱尔兰人莫里斯?科利思指出:该书“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

明清时期,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扩大,主要包括 4 个方面。第一,商品贸易与展示。此时,荷兰与英、法、美等国商人与中国贸易往来,购买的最大宗商品是茶叶和瓷器。商品展会则主要是世博会。据陈占彪《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从 1851 年第一届世博会开始,到 1911 年期间的历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茶叶和瓷器展示,此外偶尔还有蜜饯、大豆及其制品等。第二,往来人员言传身教。这些人员类型众多,有外交使节、传教士、留学生、商人、旅行家及其他人员,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着中西方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其中,成绩卓著的是西方传教士。仅从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来看,有姓名可考者,费赖之著《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所载就有 467 人,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则有 920 人。他们到中国的主观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但是,客观上不仅向中国传播了西方文化,还通过带回并翻译中国典籍、撰写书信或著述等,如《利玛窦中国杂记》 《海外传教士书简集》等,向西方社会多方面地介绍中国,包括中国食物原料、菜点及其制法、饮食习俗等。

此外,中国到西方国家的外交使节、留学生、商人等也有一些著述和相关介绍,如清代张德彝的《航海述奇》 《随使英俄记》,李圭《环游地球新录?美会纪略》,郭凤鸣《意大利万国博览会纪略》等。第三,开办餐馆饭店。这是用最具体形象和可见、可尝的方式传播中西方饮食文化。西方国家的中餐馆大多由清代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开办。这些移民因战乱、灾害,或为生计所迫到异国他乡,缺乏更好的谋生技能,常选择相对容易开办的中餐馆,制作中国菜点,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中国饮食文化,正如美国人菲利普?费尔南德斯所言:“中国烹饪在全世界的蔓延是移民式的,而非帝国式的。” 而西餐馆、西式饭店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建立许多通商口岸以来大量出现的,最初只为外国侨民服务,到 20 世纪初才开始向中国人营业。当时,北京开有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上海开有礼查饭店、汇中饭店、大华饭店等西式饭店,“饭店的经理和厨师长大都由法国人担任,多供应欧美菜”

我们都知道各地因为环境的差异,他们的饮食习惯也会有不同,那么可以通过跨国主席文化交流年或者是成立文化交流组织,从国内性质做起,到发展庞大之后,可以考虑跨国公司,那么在历史上的时候,他们有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还有玄奘西游等等,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2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