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食文化有什么地域差异?

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大概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是水田,种植水稻;以北是旱田,种植冬小麦或春小麦。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北方人则以小麦面粉为主食。在气候方面,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所占比重大,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稞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稞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我国在饮食习惯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充分体现了我国饮食的地区差异。我国地域辽阔,饮食调制习俗、饮食风味也必然千差万别,最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我国的菜系。我国有八大菜系或十大菜系之分,各菜系的原料不同、工艺不同、风味不同。川菜以“辣”著称,调味多样,取材广泛,麻辣、三椒、怪味、萸香等自成体系。“江西不怕辣、湖南辣不怕、四川怕不辣”,即突出反映了四川菜系辣的特点。川菜以辣为特色,与当地人抵御潮湿多雨的气候密切相关。粤菜熔古今中外烹饪技术于一炉,以海味为主,兼取猪、羊、鸡、蛇、猴、猫等,使粤菜以杂奇著称。而丰盛实惠、擅长调制禽畜味、工于火候的鲁菜,因黄河、黄海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使它成为北方菜系的代表,以爆炒、烧炸、酱扒诸技艺见长,并保留山东人爱吃大葱的特点。此外,淮扬菜、北京菜、湘菜等各居一方,各具特色,充分显示了我国饮食体系因各地特产、气候、风土人情不同而形成的复杂性和地域性。

各地风俗不同,影响看人们的饮食习惯。比如春节,各地饮食习惯就差别很大。南方鱼产丰富,常大鱼大肉数天,除夕晚餐少不了鱼,含“年年有余”之意。华北地区除夕晚上吃饺子,合“交子”(新年伊始)之意,且有“初一吃饺子,初二吃面”的习俗。西北地区的汉族则除夕全家共吃煮熟的猪头,称“咬鬼”,以防恶鬼勾魂等等。诸如此类的节日供品、节日,喜庆等活动,又为我国饮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2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