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人有“煲汤”的传统?

广东人为什么喜欢饭前就喝汤呢?相信这是很多外地人都不懂的事情,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听听专家这么说的吧!

外地人问:我是一个湖北人,来广东后发现,他们喜爱饭前喝汤。在外应酬吃饭,看到服务员一开始就为每人盛上一碗汤,心里总犯嘀咕:“喝了汤肚子就饱了一半,难怪广东人都这么瘦,喝汤喝的!”有时拿起碗还会好奇地问:“里面长相奇特的食材确定可以吃吗?”有老家亲戚来广州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广东人都要饭前喝汤呢?”

  听听专家怎么说?

  饭前喝汤的起源专家也说没考究过

广东省中医院药师佘志强告诉新快报记者,广东的气候炎热,而且还是湿热,这影响了在岭南生活的人们的胃口和食物吸收。而汤是营养品和水的结合物,饭前喝一口,既补充水分,打开胃口,还利于消化和吸收。关于什么时候起源的,这个没有考究过。但是只要在岭南生活,都会爱上这种习惯。

东莞市中医院脾胃科主任周正却认为,从医学的角度来讲,饭前喝汤并不好。因为人空腹的时候胃酸是很高的,喝了汤之后胃酸稀释了,并不利于消化食物,所以饭后喝会好一点。但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广东人从小就保持饭前喝汤的饮食习惯,身体已经适应了,所以喝完汤再吃饭会觉得很舒适。而如果是来广东时间不长的外地人,一向都是饭后喝汤,就会不适应这种习惯。喝了汤之后有饱足感,饭量会减小。

  广东人煲的汤

  适合这块土地的人

之所以好奇广东人为什么饭前要喝汤,是因为外地人一般都是在饭后喝汤。当然也有陕北等地的受访者说他们那儿缺水,很少喝汤。除此之外,广东的汤跟其他地方的汤还有一些差异。

“外地人所喝的汤,一般就是肉骨类的,食材简单,而且煲的时间短,会连肉带汤全部吃光喝光。而广东的汤一般会放些药材,有清热祛湿等效果,食材丰富,一般要煲两三个小时,而且主要喝汤,不吃‘汤渣’。”周正介绍,其实汤煲的时间过长,食材的营养成分会流失,所以外地人喝汤的方法营养更全面。但广东人煲出来的汤,时间久,汤水的营养成分就比较高,加上药膳的作用,其实更适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保持在老家的饮食习惯容易有湿气

“一些外地人来广东后,还是保持着在老家的饮食习惯,一段时间后身体就出现没胃口、上火、疲倦等状况,这就是有湿气了,可以在煲汤时加些祛湿的药材。”周正推荐四种常用药材:五指毛桃、茯苓、扁豆、薏米。如果体质偏热,即容易上火、口干口苦、喜凉等症状,则可再加入石斛和麦冬;而体质偏寒,即怕冷,容易手脚冰冷、喜热等症状,可再加入陈皮、生姜。

现在天气很热,佘志强建议喝清热祛暑的汤,尤以瓜汤为佳,如冬瓜、丝瓜、水瓜、黄瓜等。其中冬瓜鸭子汤就是一道很好的时令汤,做法也简单,冬瓜不需要去皮,洗干净后切成大块,跟鸭肉一起煲两三个小时即可。

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岭南之地,愆阳所积,暑湿所居。故入粤者,饮食起居之际,不可以不慎。”理智上,粤人深信汤药同源,若缺了汤水的持续灌溉和调理,难免百病缠身。此外,炎热的天气大坏胃口,以致进食减少,营养不足。是故必需输入液态食物,以起滋补之功效。在操作上,即是将干鲜瓜果菜蔬、鱼肉鸡鸭搭配以药材,对节令、温度、湿度及喝汤者的脸色、气血作一番望闻切问,选出一个天人感应的配方,浇上哺育了世世代代粤人的珠江之水,将满煲原料之精华以文火熬出,毕其功于一汤。

不过,广东人在煲汤的时候,走了两个极端:

1,煨煮时间过长,会令部分营养丧失。

2,喝汤不吃渣,这刚好跟北方人相反,在北方,你喝汤我吃肉是极端自私的做法,但广东人却主动把肉“捐”出来。营养师告诉我们,绝大部分营养不能溶解在热水中。能溶的只是维生素、矿物质之中的一部分。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2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