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饮食文化

这是用来形容唐代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这两句形容的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种极其丰盛做法。

“素蒸声音部”,重点在“声音”,又称“音声”,唐代有十部乐,唱歌伴奏的人就叫“音声人”。这句话形容的是筵席上的一种“看菜”,即工艺菜,主要用来供人视觉观赏,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莱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70件左右。可以想象,这道菜放在筵席上是何等华丽和壮观!

“罔川图小样”,重点在“罔川”,又作“辋川”,指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据宋代笔记中曾记载,有一位厨师制作了二十个冷盘,盘中摆放各似一景,而将它们集中到一起之后,就构成了一幅《辋川图》的小样。“辋川别墅”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的居所,所以,古人见到这道大型“风景拼盘”时,“多爱玩,不忍食”,足见其精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饮食一道中,居然也是如此令人感到震撼。

明白了吗?

民以食为天,中华美味数不胜数,其文化背景,有何渊源

中华饮食文化简介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
  中华饮食文化
  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的皇帝为“肉食者”。

  中国人饮食习俗的特点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现在普遍承认的有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和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

谁知道古代有关烹饪饮食的书籍

古代
先秦烹饪史料选注
饮膳正要
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
东京梦华录
梦梁录
都成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武林旧事
菽园杂记
升庵外集
饮食绅言
能改斋漫录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造洋饭书
调鼎集
太平御览饮食部
醒园录
食宪鸿秘
易牙遗意
随园食单
素食说略
中馈录
吴氏中馈录
本心斋蔬食谱
膳夫录
食时五观
食珍录
玉食批
饮馔服食笺
千金食治
食料方
清异录饮食部分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吕氏春秋本味篇
调疾饮食辩
吴郡岁华纪丽
清嘉录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随园食单
闲情偶寄
随息居饮食谱
养小录
饮食须知
礼记
诗经
山家清供
粥谱一卷广粥谱一卷(子部谱录类)
野菜博录
盐铁论
酉阳杂俎
多能鄙事

现代
中国菜谱(江苏,安徽,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浙江,陕西,福建,广东,山东,

四川共十二本)
中国食经 任百尊
民以食为天 王仁湘
中国古代饮食
昨日盛宴-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史 赵光荣
中国饮食文化 胡自山
中国饮食文化史 王学泰
考吃 朱伟
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
中华食苑(全十册)
中国饮食谈古
中国烹饪辞典
中华饮食文库-中国饮食诗文大典
中国饮食史(全六册)
中国饮食文化辞典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3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