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饮食与皖东地区饮食的异同

上海饮食习惯
上海地处湿热带,气候宜人,四季常青,海岸线又长,物产丰富。山珍海味、土特产应有尽有,上海人在饮食烹饪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产和人们的口味、习惯,加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精于制作,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海派饮食文化。
1 、鲜活生猛,上海人的口味,以鲜为特色,所选用的原料,无论是蔬菜或肉类,都要求新鲜为了迎合这种饮食爱好,肉菜市场均设有水族箱或饲养笼,将各种鱼类、禽类活养着供顾客选购,即点、即宰、即售,方便家庭。
2 、夏秋清淡、冬春香浓,夏秋季节,由于上海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大,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上海日常饮食以清淡、鲜爽、嫩滑等消暑祛热的菜式为主,家庭一般常用瓜类制成清香可口汤、煲等菜式。夏天上海时蔬有贡菜,金针菜,米蓰等等,不过夏天上海人一般讲究清淡,菜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就可以打发汤,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汤,要么雪菜肉丝豆腐羹。在北风凛烈、寒气袭人的冬春季节,上海的家庭饮食以营养丰富、滋补暖身、 味道香浓的菜式为主。这时,狗肉、羊肉、鸽、蛇等,都是家庭的常用菜式。春节,现在上海人春节大多外出蹭饭,家里无非应付些春卷、汤圆之类的小点心。
3 、一日三餐有汤水,上海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滋补、口感。因而在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口滋润的汤、羹、粥品。饭前饭后一碗汤,成为上海人饮食特点之一。
4 、浓油赤酱与清汤挂面,老上海人欢喜吃油爆虾,新上海人欢喜咂盐水虾。老上海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爱吃椒盐排条。老上海过节烧红烧回鱼,新上海兴吃清蒸鲑鱼。不过也有大家都喜欢的,像咸菜毛豆,红烧狮子头等。

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长江、淮河流贯境内,将该省分成面积大致相当的三部分。淮北地区属暖温带,淮南地区(又称皖中)、江南地区(又称皖南)则属温带气候。 淮河以南的皖中地区因为水产和家畜产量多,群众多以鱼肉、鸡、鸭、鹅及禽蛋等制做菜肴。尤以烹调水鲜、家禽、猪肉见长,注意形色,除用盐和酱油等调味外,还适当以糖调味。农村居民口味偏咸。大别山区群众的口味也偏咸,还嗜辣味。皖中群众还习用茶叶、木屑或稻壳的烟熏制肉肴。如用黄山毛峰等名茶熏制长江的鲫鱼,玉脂金鳞,芬芳可口。又如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无为熏鸭”,也是采取先熏后卤的独特制法。此外还有群众喜爱食用的蜈蚣鱼、水晶荸荠圆、珍珠鸡、清炒鳝鱼、清炖甲鱼等传统名菜。农村中,除食用一般的时鲜蔬菜外,农民还喜爱食用腌制的腊肉、咸菜和豆腐乳等,咸菜花样较多。

因为通常并没有皖东的说法,所以用户了皖中地区与上海做比较。相同之处在于烹饪肉类时通常会加酱油和糖,即浓油赤酱的做法。不同之处就比较多了,上海靠海,会擅吃海鲜,并且喜好汤、羹、粥品;而皖中某些地区喜辣,口味偏咸,喜欢腌腊制品。

嘉定小吃简介

南翔小笼包已有百年历史,初名叫“南翔大肉馒头”,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驰名中外。 南翔小笼包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光绪初年。当时嘉定县南翔镇有人在镇上开了一家经营糕团类食品的小店,店名叫日华轩。不久老板病故,其养子黄明贤继承家业,将糕团店改为专营小笼馒头和馄饨的点心店。当时的小笼馒头叫南翔大肉馒头,其特点皮薄、汁多、味鲜,每只小笼馒头的收口打有十余道的褶,这就是今天南翔小笼包的雏形。后黄明贤儿媳的表弟吴翔升进店学手艺,继承了这一制作工艺,并进行改良,从而做到精益求精。不久吴翔升自己在南翔开了家馒头店,从此小笼馒头在南翔出了名,就被称为“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竹、虾仁和入肉馅,每只馒头折裥十四只以上,一两面粉制作十只,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着姜丝,咬一口南翔小笼包,然后细细品味,品味上海传统的饮食文化,品味远离喧嚣都市的那份“乡野”之情,品味好吃的南翔小笼。

如果现在想吃到最正宗的南翔小笼包,上海有这样的两家店,上海嘉定南翔古绮园和上海城隍庙九曲桥边的南翔馒头店,希望您去吃的愉快。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3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