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东关街区域很有建筑特色,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东关街是大连现代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大连最老的历史街区之一,百年前日本殖民者以“下层中国人的一般杂居,在卫生风纪方面有值得忧虑之处”为借口,将居住在大连南山的1.4万中国人强行迁到所谓的“支那人居住区(东关街一带)。”从此,南山成为日本人的乐园,最佳的居住区,至今南山还是日本风情街,老别墅拆除由新型集团重新盖了一批漂亮的别墅,但至今还有很多空闲在那里,缺少人气。中国人集中在东关街,开始形成大连的心中心。

大连著名的老字号如四云楼、王麻子锅贴、杨家吊炉饼、日新饭店、三八馄饨馆,以及一些油坊、照相馆、澡堂、药店等多元化的商业业态都曾在东关街汇聚。

东关街堪称商贾云集,不仅有王麻子锅贴、杨家吊炉饼这样的老字号,同时,各类市场、医院、药房、旅社、理发店等也都是一应俱全。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年的大连,前有海陆空的港口优势,后有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依托,经济相对很多城市都更为发达,普通居民生活水平的相对优越,还有大量的驻军及苏联专家,也形成了相当的购买力,支撑了东关街片区商业的高度繁荣。

大连东关街,位于西岗区日新街道辖区的东关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繁华一时,但现在这里却是大连最破旧的街区之一。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这里原始居民多把房子租出去,许多收废品的,外地打工者在此积聚,生活条件不好,也没有暖气设施 ,配图也没有跟进,不过有轨电车一直从这里穿行,别有一番滋味。

据大连《西岗文史资料》,在大连青泥洼桥以西,北京街北段,有隆起的小土岗,老百姓俗称小岗子,沙俄殖民者把小岗子地区划为中国区,专供中国人居住。

大连东关街 05年日本侵占大连后,小岗子已成为中国商业街。1905年9月~11月,日本殖民者以下层中国人的一般杂居,在卫生风纪方面有值得忧虑之处为借口,将南山附近的中国人强行迁到小岗子。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带是华商集中之地,繁华地段。

东关街,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日本占领时期,居住在小岗子的中国人去日本人居住区要过关检查,而关卡设在小岗子的东面,因而被叫成了东关街。

关街上的建筑多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着那个特殊年代的烙印,多是日式仿欧建筑。小时候每次走到这里我都会停下来观赏一番,感觉这里和别处为什么不同,却不了解这一段历史。

这里有三、四层的联排式住宅,有厚厚的砖墙、小拱窗,山墙上雕着欧式刻花,房檐下也精心用砖块排出图案,坡屋顶上高矮不一的烟囱一排排挤在一起,房前屋后街巷都很狭窄,现在看来房间狭小,建筑破旧,在当时条件来说还不错。建筑风格不像现代包豪斯风格影响,都是简单的方盒子水泥建筑。在当时可是市内人口聚集的地区,是西岗区的商业中心。

前几年还有剧组在此取景,拍摄抗日题材电视剧,当时一度引起误会,以为谁在这里插上了岛国的旗帜,引起市民的反感,还被媒体报道过。

这里06年一度要拆迁拆除,每平米补16000元。但是,许多文物历史保护的市民感觉很可惜,希望能够保留下来,这是大连仅存的比较完整的近代文物,最近的方案是要用五年大连东关街将被打造为特色文化街区,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高兴。

我曾经到过上海的田子坊就是老式石窟门老建筑,弄堂里面的小路很狭小,当改造后引入创意店铺现在变的时尚和文化的积聚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火爆的不行,值得我们的管理者思考。

大连东关街到访过的名人

孙科:孙中山的儿子,1923年曾来到大连中华青年会并赠给该会500大洋。

胡适:1924年7月来到大连中华青年会演讲《新文化运动》。

欧阳予倩:1925年2月应邀在大连中华青年会讲座《戏剧之改良》。

黄炎培:1927年曾三次来西岗,同年11月离开前,曾带着夫人到西岗市场买纪念品。

刘长春:上世纪初,读书时代曾在东关街居住过。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