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云南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护根”行动(图) 15:41:44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彝族神歌演奏者罗凤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志敏):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世代生活着中国56个民族中的25个少数民族,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于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其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也得以较好地保存。在今天的节目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去聆听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唱响的天籁之音,并了解中国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所做的努力。 云南省大理巍山彝族艺人演奏的《神歌》,歌词的内容撼动人心:“我们匍匐大地,倾听祖先的声音,接受自然的启示。神是什么?是大地,是苍天,是祖先的灵魂,是自然的精神;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悟,是我们涌自心底的觉醒。于是带着神的嘱托,我们歌唱。只要神歌不绝,我们的精神皈依便有了寄托!” 《神歌》是一种人类早期留下的,集歌、舞、乐三者风韵为一体的祭祀性乐曲,在演唱时需要敲打一面用木头和羊皮绷成的面鼓作为伴奏。整个歌曲的乐句长短由歌词的变化即兴变化,虽反复数次却具有张力,既有神秘感又富人性味。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介绍说,《神歌》中蕴含了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和敬畏之情。他说:“《神歌》就是人要有精神,要有信仰,要有精神家园的皈依。我们唱出的《神歌》,是我们对祖先、对神灵、对传统的一种追思。(它)唤醒了我们真正对传统、对祖先、对自然、对神灵的一种敬畏之情。” 目前,罗凤学已是云南省内唯一一个会奏唱《神歌》的人了。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巍山彝族地区的各式歌舞和乐器,1993年他和哥哥一同来到由著名作曲家田丰创办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学习云南各少数民族民间的歌舞和乐器。面对着许多日渐消逝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罗凤学痛心疾首:“我们的民族文化太了不得了。刚才我唱的那些,这些都失传掉了,(如果)再没有人去挖掘,(如果)再没有人去传承,这些东西就丢了。” 对于罗凤学的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室主任刘亚虎也深有感触。他认为,云南立体的气候、隔绝的大山以及民族族群的封闭生活,使得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几乎一成不变地沿袭至今,或变异极小,农耕文化基本未受冲击;也正因此,云南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也得以较好地保存。但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文化的冲击,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非常迫切;同时,他也提出了他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一些意见建议。他说:“其实在云南少数地区,很多地方交通不发达,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浮现在台面的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首先要了解情况,然后针对不同情况给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对非物质文化做一些甄别,设立一些文化生态保护区,还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技艺引进学校进行培养传承人,等等。实际上这些工作还是挺多的。” 云南民间文化组织“云南源生民族乐坊”的当家人刘晓津女士是一个身体力行地抢救、保护、传承着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民间文化人士。刘晓津是云南电视台的编导,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代女性纪录片独立制片人之一。在拍片的同时,她深切感受到云南民间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保存的珍贵性和消逝的严重性,创办了“云南源生民族乐坊”。他说:“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我们源生坊尝试着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形式。我们主要是依靠老艺人,这些老艺人在我们手上都是宝贝。他们在普及的基础上,重点地发现一些苗子,把(云南少数民族)歌舞技艺好好地传下去。我们从文化的最内部、农村最基层来做,这样尝试着来做,做了三年多,效果很好。” 源生坊在刘晓津的带领下,探索出一条让民间艺术在本土传承、外地发扬的新路。源生坊首先给予云南民间老艺人一定的教学资助,让他们以口传身授的方式,直接在当地把民间传统的音乐舞蹈和乐器教授给学员。同时,源生坊也不断地为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搭建一个通往都市以及国际演出的平台。 对于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不仅得到了学者和文化人的关注,同时也受到了云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此,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范道桂介绍说:“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都很重视这个工作。现在从整个(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来讲的话,是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传承保护方式。”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颁布实施《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普查工作、规划建立近百个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区)、确定了约700名民族民间艺人、保护抢救3万多册卷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无论是民间老艺人发自内心的呼喊、学者刻苦的专研、文化人切实的投入、还是政府大力度的保护,这些都表明社会各界正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展开。按照范道桂的话来说,这是一场全人类的“护根”行动。他说:“我们保护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