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市场频登榜首,国内市场“惨不忍睹”,标致2008到底怎么了?

选无可选则不得不选·标致2008只能在欧洲混迹PSA-标致雪铁龙在欧洲市场表现抢眼,在国内和北美市场却完全没有存在感,这是为什么呢?很多欧系车粉丝都表示不能理解,但如果了解了欧洲市场的热销车也就了然了。

看一组最新的销量数据吧,为欧洲畅销车前十名。

标致2008雷诺Clio达契亚Sandero标致208福特福克斯菲亚特500菲亚特Panda欧宝Corsa大众T-Roc雷诺Captur这些车里就没有一台能算是紧凑级的车,基本都是些小微型车,也就是说欧洲流行的主流车和日本一样,都是低标准的代步车。那么标致2008能在榜首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在用户要求普遍不高的前提下,当然是哪个便宜选哪个,这台车的起售价只是两万多欧,高配也不过是三万多欧。

为什么这些车在北美和中国汽车市场都不能得到认可呢?

当市场上销售的主流车都是低端微型车的时候,没有消费者会认为这些车差,比如曾经在国内流行的铃木奥拓、铃木雨燕、本田飞度、大众Polo等小车,这些车曾经看着也不是那么差;可是当以相同的预算可以选择的紧凑级三厢轿车,甚至是紧凑级SUV的时候,这就决定了微型车注定要被淘汰。因为汽车总是空间越大驾乘体验越好,大一些的车也会用更大排量(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开起来也会更顺手,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升级选项呢?可是这些选项在欧洲市场基本不存在价格重合。

欧洲市场和日本车市很有些相似,整体结构属于哑铃型;简而言之为低端车为一端、高端车为另一端,基本没有什么过渡升级选项;说穿了就是没有什么好车值得选择,欧洲的汽车工业远没有想象中的强大,二战后英国的没落和德国受到的惩罚让欧洲汽车有了很大的退步。外国汽车里真正有些先进技术的还是以美国为主,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则是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不过在基础工业体系方面已经是中国更完善,美国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很突出。

不过车辆的品质问题还只是一方面,深度分析还要综合用车成本。

欧盟多国都有标准不同的“碳排放税”,在购车时和用车过程中都要承担,用车过程为每年缴纳一次;这里所谓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CO2),这是汽车尾气中的主体,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近几年总在讨论的“碳中和”“碳达峰”都是指对二氧化碳的控制,欧盟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征税,在购车时即要按照排量计算,排量稍大的车可能要承担比购置税还要高的碳排放税,每年的成本也要数千元(折算后)。

在欧洲想要驾驶中大排量汽车要承担很高的代价,一般欧洲工薪是不太能承担的;同时欧洲的乙醇汽油的价格并不低,DPI虽然有些优势,可是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代价都比较高,所以理性分析的结论只是欧美的很多数据漂亮,真论生活品质其实没多高。于是在选车的时候也要非常的“理性”(无奈),能接受的只有这些小家伙。

综上所述,欧洲畅销车“TPO10”的车型足以印证上述结论,在欧洲用车不是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就像是在日本驾驶K-Car一样憋屈;国内对于车辆的碳排放没有那么严格的控制,用车成本对应比例要低,没有那么大的用车压力则可以选择高标准的车辆。所以“欧标”的小车就只能在欧洲流行,这就像K-Car只能在日本流行一样,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是其失败的必然原因。

标致雪铁龙的失败也不足为奇了,这十台车里除了大众汽车还有些“余温”,福特福克斯已然是冷门车,剩下的欧宝没有引进、Corsa是冷门的别克两厢车,菲亚特两次退场,这些车都不适合中国汽车市场的用户。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gouche/1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