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卫生知识

  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供稿)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卫生部门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以唤起人们对精神卫生的重视,改变人们对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  精神卫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健康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应保持生理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人们通过精神活动来完成他们自身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功能,一个人精神平衡,他就能更有效地应付生活压力,更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或工作,并更好地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精神卫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立足于社会、幸福生活和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值得追求的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精神卫生”的涵义是什么?“精神卫生”与“心理卫生”是什么关系?  英文中有一个词是mental health,“mental”即心理或精神,mental health即心理卫生或精神卫生。因此,心理卫生即精神卫生。人们往往喜欢谈“心理”问题而回避“精神”问题,觉得前者意味着“科学”、“时尚”,是正常人的话题,而后者可怕得很,与“疯子”、“神经病”等令人感到耻辱的形象有关。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不正确的习惯意识。  完全的(或称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多数相对精神健康的人,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精神卫生问题(或称心理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人际关系,比如妨碍潜能的发挥、处理挫折的能力、适应与调节能力、以及对情感的良性体验等,从而致使主观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陷入心理困扰和痛苦。但精神卫生问题并不构成精神症状和诊断为精神障碍,最普通的例子如自卑及其影响,最极端的例子如自杀企图以至自杀行为。而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一个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概念,与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是同义词,指精神活动的异常成为精神症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造成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最终符合现行诊断标准中某类障碍的诊断。现行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的精神障碍就有10大类300多种。  在我国,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精神障碍和自杀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20%,居各类疾病之首。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国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约有1600万人,近10年全国安康医院累计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75000例(有杀人行为者占30%);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口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6%-8%;全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农村年轻妇女自杀率居世界首位;在较重灾难的受灾人群中,可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9.4-43%。  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即将到来。在我国,2004年的主题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专门为此题词:“愿全国青少年的心理充满阳光--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今年之所以取此主题,是因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确实令人堪忧。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如果再加上28岁或35岁以下青年人的情况,这个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具体来说,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为(5.07±1.70)%,据估计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在大学生中,16.0-25.4%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近两年来,在校学生网络成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6.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学生10年中辍学原因的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并且,精神障碍有上升的趋势。如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8.3%,1993年为10.9%,1998年全国十二城市的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3.4%,2002年北京中关村地区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8.2%,并且主要以焦虑、抑郁等行为的增多为主。  为了使儿童青少年不出现精神障碍,都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儿童青少年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Life Skills)”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 (Psychosocial Competence)。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社会能力解释为: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以及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可以将之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种能力:  (一)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目前的打算和将来的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家长和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遇到挫折和竞争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因此,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就象一天有昼夜,一年有四季一样正常,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造就快乐自信的人格。其实,即使对成年人来说,正确地认识自我也非易事,在体育场上运动员经常说:“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困难。”战胜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要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懂得发扬自己的长处,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二)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有的儿童青少年认为只要会说几句礼貌用语就可以了,其实这里面有许多技巧需要学习。一些儿童往往在与人交流时,不注意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我们要帮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快乐地不断前进。  (三)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  生活就象一座有着许多房间的大楼,每个房间里都装满着能带给人不同感受的东西,或欢乐、或悲哀、或愤怒、或恐惧……这些不同的情绪体验,构成了生活的丰富色彩,使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不相同。但是,在这形形色色的房间里,有使我们心情愉快的积极情绪,也有令人痛苦的消极情绪。儿童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四)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势必会遇到他人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是一个交友的必需,更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本来,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乐”,这是我们培养儿童青少年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  每个儿童青少年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等许多人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如果解决不好,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不休,不仅白白浪费时间,还会影响亲子关系,破坏愉快的家庭气氛。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焦虑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从遇到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在解决问题中寻觅快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六)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儿童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就会一时冲动,张口骂人,动手打人,讽刺讥笑,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形成习惯,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讽刺讥笑他人,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更不能使用武力甚至暴力,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出以上几种能力,他的精神状况应该不错,应该可以有比较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但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儿童青少年出现比较严重的异常表现,要及时去看精神科医生。这些异常表现诸如:  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冲动;  对立师长,处处违抗,难于管教;  对网络或某种癖好成瘾,类似吸毒;  多门主课不及格,阅读计算困难;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无事自烦;  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懒于交往,情绪低落;  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不易入眠,多梦易醒等。

问题太笼统了,太广泛了。。。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jiankang/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