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人都从小学起就学些养生保健知识,是不是能杜绝以后形成的坏习惯,坏毛病呢?

个人认为,学校里最应该普遍开展健康教育,而且不仅是普通的食育教育,应该是像数学、语文和英语一样需要应试的健康学。

在医院工作了27年,后来当了营养师之后越发感觉普通人的健康素养亟待提高。很多疾病都是和自幼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紧密相关的。

1️⃣认识人体从幼儿园、小学开始直到大学,基本的人体解剖、功能就要开始了解。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人体眼耳鼻口手、内脏等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和解剖位置,知道保护牙齿、合理睡眠和坚持运动的重要性。直到初中、高中、大学学习生理知识以及人体使用规范。

2️⃣认识食物在小学里,需要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感官性状、自然生长状态,比如知道花生不是树上长的、煮熟的肉不会是粉红的。现在初中生已经开始了解食物的营养素,但还需要系统了解食物不同的类别、种属、颜色与营养的关系、和健康的关系。要知道食物的健康烹饪方式对营养的影响。

3️⃣认识疾病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女儿明年上大学,但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的对食物和疾病的关系有了一些了解。儿子在不到5岁时就在电话里跟我的朋友说:你嗓子疼不舒服,可以多吃点西兰花、南瓜、生菜、雪梨、蜂蜜、橘子,先不要吃肉类,要多喝水好好睡觉!其实,中小学生对感冒、腹泻、发烧、咳嗽、骨折康复、阑尾炎判断等各种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知道怎么来预防和缓解疾病,这其实真不是很复杂的事。

最关键的是,这是国人健康素养的从小养成。现在学校做食育教育其实很难,因为教育得了孩子,却教育不了家长,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和口口相传是真正入骨三分的熏陶。你让学生喝牛奶,家长说牛奶是牛喝的;你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家长说小孩子就应该多吃肉,蔬菜水果都是寒性的,经常吃对肠胃不好;你跟孩子说,鱼虾肉类要低温烹调,蒸炖煮的才更健康,结果家长说油炸、红烧的才最好吃!

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肥胖甚至癌症等很多疾病,有很大部分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遗传”。如果从小就对孩子们有系统的、而且是应试的学习课程,一定会对大家的健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仅会减少疾病、减少国家医保投入,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增加国民的幸福指数,会把更多的社会财富、精力和时间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去。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lvyou/1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