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常识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运动方法

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大量喝水,运动完以后也是不能够喝太多水的,因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身体里面会丢失很多盐分,喝太多水就会降低血压,会让身体里面的水盐代谢失去平衡,影响到生理功能,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情况,大量喝水也特别容易引起胃部疾病,会影响到食物消化能力。
在运动之前,大家也应该做好准备活动,这样才能够让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变得更好,也可以让肌肉的血流量变强,身体的体温就能够升高,能够让肌肉韧带的弹性变得更好,在运动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一些运动伤害。
做完运动以后,大家也应该做好放松活动,可以做一些比较舒缓和轻松的整理运动,这样就能够让血液向心脏流动,也可以让血流量变得更好,可以缓解在运动的时候所出现的乳酸等代谢物质,也可以缓解疲劳,能够让身体机能更快恢复。

有关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资料

运动时,由于体内能量消耗的增加,代谢产物增强,即收缩的力量加大,次数增加,血液循环量增加,从而保证体内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的需要。活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就成为心脏功能改善的因素,长期坚持科学锻炼,能使心脏结构机能上得到改善、提高。一般人的心容积为7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为1000毫升以上,这在生理上称为工作性肥大。心脏呈工作性肥大,就使心脏的收缩有力,每次搏动的心血输出量增加。一般人每分钟心跳(心率)约为70次左右,运动员约为60次左右,优秀长跑运动员约为40次左右。这样的心脏不容易疲劳,又有较大储备功能,这当然是很好的。经常科学地从事体育运动,可使心脏在结构机能方面发生良好的改善。

人体的消化系统好象一个食品加工厂,它的作用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它主要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构成的消化道以及唾液腺、肝脏、胰脏等组成。我们平时吃的食物,要经过消化道的消化,胰的复杂加工,才能变成人体能够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体育锻炼时,新陈代谢比平时大大加强,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在体育锻炼时新陈代谢作用要比安静时增加10倍,甚至20倍。当体育锻炼结束后,体内消耗的物质要及时得到补充,势必要从外界摄取更多的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变成体内的物质,显然消化系统的工作要比原来大得多,这样日复一日,就提高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人体所有器官系统的活动都由神经系统一指挥和管理,在锻炼中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和心脏、肺脏等器官的指挥加强,而对消化系统的管理减少,使消化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以保证运动时肌肉、心脏等的激烈活动。运动结束后,神经系统又对消化系统加强了指挥,消化系统的活动便加强,以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了消化能力。锻炼时,由于呼吸加深,隔肌和腹肌的活动量增大,隔肌大幅度地上下移动和腹肌的前后活动,对胃肠起了按摩作用。锻炼结束后,这种按摩作用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从而促进了胃肠的活动,对消化系统功能的提高也有较好的影响

首先是饭后的一段时间应避免运动。1、刺激肠胃:吃饱饭后进行运动,会给肠胃带来机械性刺激,使肠胃内溶物左右、上下震动,可能引发呕吐、胃痉挛等症状;2、血流分配紊乱:吃饱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消化吸收,当全身肌肉在运动时,也需要大量血液参与,于是就会夺取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这种紊乱既影响运动效果又危害机体;3、影响运动效果:人体进食后体内副交感神经易受到抑制,此时机体若要锻炼,运动效果会打折扣;4、饭后胰岛素分泌上升,可抑制脂肪的分解,能量的来源就受到限制。由于脂肪分解少,减肥运动也不宜在这个时间段进行。

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可在饭后两小时进行;中度运动应该安排在饭后一小时进行;轻度运动则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最合理。据此可以推出几个最优运动时间段:早晨时段,晨起至早餐前;上午时段,早餐后两小时至午餐前;下午时段,午餐后两小时至晚餐前;晚间时段,晚餐后两小时至睡前。

以上各时段运动都有利弊,如早晨时段,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起来,这种急速变化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并影响全天精神状态,对健康有害。另外这个时段血糖正处于低水平,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血糖,容易导致低血糖的症状。而在上下午时段运动则又受上班、工作、家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下午6: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00到6: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此外,人体在下午4:00到7: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最好。

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否则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lvyou/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