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研学旅行中最大化激发学生能力?

两千多年前的泗水河畔,孔子和他的学生趁着春光,踏歌而行,继而周游列国。在游学过程中,孔子与弟子开阔眼界,在天地大课堂增进学识、修身养性,成为研学旅行源头最富诗意的一页。

研学旅行在我国古代、近代一直有很好的教育传统和共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人具备的研学旅行实践和经验。同时也告诉后人,研学旅行是提高个人学识和修养的重要途径。

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优秀文人和游学代表,他们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研学和壮游。我国古代文人的研学旅行伴随他们一生:

杜甫“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的随意

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的意气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豪兴

岳飞“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的留恋

陆游“君诗妙处吾能识,尽在山程水驿中”的感悟

……

无一不是描绘自己的修学旅行。至于近代,研学旅行的传统依然保留,我们从胡适留学美国哥大、徐志摩留学剑桥的经历就可窥见一斑。

现代以后,在我国本来具有深厚传统和底蕴的研学旅行,从国家层面展开,始于2016 年教育部等11 个部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一迟到的研学旅行比日本晚了多半个世纪,不免让人唏嘘感叹。但从国家开始,吾辈皆努力,其教育之力量一定会掀起雷霆之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学旅行是一个综合性的游学活动,让学生融入自然文化环境拓展和提升自身眼界和知识,激发学生与自然文化之间的互动; 同时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精神、团队合作以及应变能力等; 充分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是有利于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实践课堂。

如何在研学旅行中最大化激发学生能力,可重点从下面三点展开。

游中学

行中思

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研学出发前制订好与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与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的出游路线,并在相关路线安排相应的课程计划,即可借助历史文物让学生身临其境汲取知识。

如在兵马俑陵墓处讲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气概,亦可娓娓道来焚书坑儒的悲愤; 在革命红色圣地——延安历史博物馆感受战争年代的纷争,探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策略; 深入了解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研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事物本质的循循善诱,以最大化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潜力,达到“游中学,行中思”的育人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研学旅行

在教学计划书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研学过程中设计主题小课的环节,学生角色互换,提前搜集相关资料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同学,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才能的机会; 课后组织知识抢答,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生与自然文化的互动,保证学生自主能动性,实现教学合一的目标。

注重学生身

心健康培养

研学旅行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同时也要注重个人身心培养; 研学绝不是单纯地享受,而是一种由心而生的内在修养积淀。解决旅途中突发状况就成了学生“修炼”心智的最好关卡,指导学生如何讨论、制定、实施解决方案,分析其中利弊、辨别是非,让学生的身心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得到锻炼,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游有所学,学有所获”。

有灵魂的行走,有深度的学习

因为肩负的责任重大,研学旅行更不能说走就走,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雁行研学』逐步形成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即多维化研学课程设计及多元化研学活动实施,让学生在研学的道路上有灵魂的行走,有深度的学习,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通过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更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1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