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特点和差异是什么?

东方和西方,看起来是个地理问题,但实际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东方,主要指亚洲文化圈,尤其是中华文明辐射的区域,而西方,则是指希腊、罗马文明影响的欧美地区。文化的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饮食是人类的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自然也有着东西方差异的重要体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曙光最早照耀到的地方。在史前时期就有了高度的发展。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农耕时代的来临,逐渐变成定居生活。定居后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土地,以农作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定居的稳定生活又造成的人口大量繁衍,造成粮食紧缺,更进一步的开垦荒地,使农业占的比较越来越多,畜牧业受到了很大抑制。在人类的食物当中,以素食为主。当然也有肉类食物,但受条件限制,只有社会上层的人才能经常吃到。所以古时称有地位的人为“肉食者”就是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只能以素食为主,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人们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增加点肉类食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蔬菜之类的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营养。这是我们古时候的饮食模式,这里面有主观的选择,但更多的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而西方社会主要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地方,也就很少有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了。食物的来源主要就是肉类了,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另外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民族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有了固定的居住场所,但这种饮食模式还是延续下来了。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细节问题上来看一下这种文化差异。东方社会,以中国为代表了,吃饭主要是靠筷子。也就是两根小棒。在西方人看来,真的很神奇。就这么两个小棒,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付所有的食物了。小小的筷子就能得中华文明的精髓了。古时候筷子不叫筷子,是叫箸的,李白有诗“停杯投箸不能食”,就是指的筷子。历史记载了商代纣王荒淫无度,用的是象箸,即用象牙制作的筷子。由此可在,在那个时代之前,就但后来为什么又改叫筷子呢?据说与古代江南的船家有关系。江南地区,水网遍步,所以很多人以行船为生。在行船过程中要吃饭,也离不开这个箸,但箸和住同音啊,行船的人怕船往啊,就替它改了个名,叫快,也就是让船走得快一些。加上竹头,就是筷子了。
那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是刀和叉,这和他们的游牧习性是分不开的。游牧民族经常要为争一块地和其它部落作战,他们吃东西很勿忙,食物又是以肉食为主,常常是整块的动物腿或什么的,那么怎么把这个食物吃到嘴角呢?手边常有的工具就是刀,用刀将肉割下来,送入口中。等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后,还是用刀作为吃饭时的工具。但慢慢的也发现用刀有不方便的地方了,用刀割了肉以后直接送入口中,不是很安全,而且也不够文雅,于是就产生了叉。一开始是两头的叉,慢慢又有了三头的,以至于更多。叉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刀在前,用叉在后。刀叉配套使用,不超过500年历史。比起中国的筷子,实在是小字辈了。
我们看东西方的饮食差异,不难看出食物的品种上,东方以素食为主,西方以肉、奶为主。那哪种饮食模式好呢?素食模式有个缺点,就是脂肪和蛋白类食物少,有可能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但是在东方的素食文化中,却暗存着一种巧妙的平衡,那就是大豆为代表的豆类食物占有重要比重。豆类是五谷之一,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席位。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钙的含量也不少,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而且是廉价的营养来源。而西方的饮食模式,看起来蛋白质,脂肪类是很充足,但是现在这种饮食的缺点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流学病学研究发现,这种饮食模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有密切关系。
选择以素食为主,有主观因素,更多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口太多,吃饭的问题只能靠廉价的谷类及豆类来解决。并不是人们不想吃肉类。但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的选择给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健康影响。流行病学营养发现,在日本,中国等以素食为主,又大量食用豆类食物的地区,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惊人的低。而现在条件好了,大部分的人可以自由选择食物,城市的居民的饮食结构已经逐渐西化,也就是肉类、奶类的食用在增加,高油、高糖、高脂的东西吃得越来越多,相应的在疾病谱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而在以后的若干年后,这些慢性疾病将会是影响人类生活的最主要的疾病负担。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