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东北的饮食习俗

  看东北人的饮食习俗,多是满族的习俗!慢慢的同化了汉族!  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也非常会吃猪肉。最喜欢的吃法是“猪肉血肠浍酸菜”。满族冬天习惯腌酸菜、灌血肠,每临冬季就将白菜在热水中渍过,放入缸中上面放重石挤压,待酸菜发酵陆续捞出食用。 白肉血肠起源于满族的祭祀活动,为满族传统食品。有灯碗血肠、白肉血肠、蒜泥血肠等几个品种。这道菜的风味特点是:白肉片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冬用不冷,夏用不热,脍炙人口。血肠有清血肠和混血肠两种,是由沙仁、桂皮等10多种配料灌制而成的。多在腊月杀猪时候制作,用猪血加盐、姜、辣椒粉、味精、香油的等调匀,灌入猪小肠中,当然,用猪大肠灌制的更肥更香。既鲜美可口、又多食不腻,佐酒下饭均可。食用时切成片直接夹食用, 蘸以韭菜花酱、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虾油、香油等为佐料,更别具风味,备受欢迎。酸菜白肉血肠中的白肉不可过于精美,必须肥瘦相间,这样才能格外鲜美,酸菜也更滑柔脆爽,而有了酸菜共煮,猪肉也就香而不腻了。  这是百姓吃肉,那么富贵人家呢,满族的吃肉大典最能体现满族的吃肉风俗。据《清稗类钞》、《满族风情录》中记载:满族富贵人家遇有大祭祀或喜庆时要设有肉食宴会,不管认识与否,到时都可以参加,白肉自切自食,食之愈多则主人愈乐,连声高呼添肉,则主人必致敬称谢;如果桌上一盘白肉都吃不完,则主任就会不高兴,十分实在热情。客人进门时要向主人“打千儿”,可随意入座,客人吃完就走,不准谢、不准擦嘴(谢、擦嘴是满人理解是主人的不尊敬)。这些习俗深刻影响了东北人的性格,简单,痛快,实在,热情。  满族除猪肉外,还喜食狍子肉、鹿肉、野猪肉、野鸡肉。满族有许多有名的菜品如烤鹿脯、蒸鹿尾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满族日常除食用家种的白菜、萝卜、土豆、豆角外,还喜欢吃采集的野菜,如春天上山采蕨菜、刺棘菜、猴腿、大叶芹、枪头菜、猫子,夏季采集木耳、蘑菇和鬼子姜,不仅为增加菜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改善口味,而且无农药和污染,属于天然的绿色蔬菜,营养不是一般的丰富。  火锅更是满族的特色饮食,无论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都会令人想起“劈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弥漫山谷间的肉香、酒香,回荡在林间的欢声笑语。在满族火锅中,不像四川火锅等现代火锅已经简单化程式化。满族火锅用料品种丰富,山珍、野味、海鲜、花果等,配以酸菜、白菜、粉条等等,味道醇厚,气氛热烈。另外白希智先生记载的辽海地区满族家庭中的宽沿泥盆火锅,也别有特色,让人垂涎欲滴。  有人会说,东北菜的炖菜是受山东菜的影响,其实,同一种吃法为什么一定要假设成东北必须受关内影响呢?在清朝入关菜肴就多是炖菜,如炖牛肉、炖羊肉、炖猪肉或炖鹿肉、狍子肉等。因为炖的做法适合东北地理环境,没必要一定是被人教会。  满族有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为大酱,并由此衍生出最牵动东北人心怀的蘸酱菜系列,形成了东北人对酱的花样翻新的讲究。大酱也叫黄酱,可制出菜酱、肉酱、鸡蛋酱等美味。也可将黄瓜、茄子、南瓜、地瓜、萝卜、芹菜叶、白菜叶等原料放入酱中,腌制成酱菜也别有风味。  满族人喜欢喝酒。许多史书均有满族先世“嚼米为酒”“酿味极甜”的记载,满族的酒一般分为:清酒、黄酒、汤子酒、松岑酒,其中松岑酒最为有名。满族故乡盛产名贵药材,其中著名的人参酒、鹿茸酒已畅销世界。满族人喝酒实在厉害,几乎家家喝、人人喝、顿顿喝,老头老太太没有不喝酒的,儿子给父母打酒,就好象孝顺的表示,满族民间嗜酒与东北的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人要想御寒,酒为最好、最方便的食品。  讲了这么多满族美食,现在也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满族的进餐习俗、饮食礼仪了。满族的进餐习俗与礼仪繁多,并不像自以为了解东北的关里人动辄指责东北少数民族不懂礼法。满族祭祀用的年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许擦嘴;家中聚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不许动筷;过去农村家里来客人,女人和小孩不能上炕吃饭。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现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的时候用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  跳马和滑冰是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刻影响了东北人的童年甚至一生。其实,满族的很多节日也是东北特有习俗。  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杀年猪时,有把亲朋好友、邻里请来吃白肉血肠的习惯,这个大家在农村都经历过。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还要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在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这是满族妇女的节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游,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有的为坟打打荒草。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吉林市放河灯很有名。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中秋节吃月饼的时候,往往把月饼和葡萄等水果在月亮下面放一会,据说吃了人长的水灵。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