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陕西人,有什么食物是你从小到大一直爱吃的?

我不是陕西人,却在西安读了四年大学,算是在陕西生活过四年。这也是我除了家乡外,呆过时间最长的地方了,也许可以称之为第二故乡?

我对那里的两道美食一直念念不忘,一是陕西凉皮。那时主要吃米皮, 那莹白、爽滑的皮子,配上鲜红的辣椒,入口极爽,能辣出泪来,却也能香得让我一直记着。

大学毕业后,好像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凉皮。家乡这边也有凉皮卖,但以面皮居多。时常买来吃,却怎么也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还有一道美食就是肉夹馍了。记得我吃到的第一个肉夹馍,还是家住陕西的亲戚买给我的。我拿着它,坐着车,吃着肉夹馍,去了亲戚家。给我在异乡的生活增添了家的味道。

这两道美食是我最喜欢吃的,多少年了,还未改变。人虽然离开了陕西,却拥有了陕西的口味。幸好陕西小吃美名天下扬,走到哪里,似乎都能品尝到,即便不是原来的感觉,但也聊胜于无啊。

蓝田县现在有多少知名作家和学者?

蓝田作家以老作家成绩最为突出,但主要以民俗、文史、学术为主,不得不说以下几人。(作者:柳育龙)韩养民,1939年3月生,我国著名民俗文化专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从事秦汉史、民俗学、佛学的教学与研究。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安秦砖汉瓦文化研究会会长、民俗学会副会长,省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韩养民既是我国节庆文化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也是民俗节庆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和长期实践者。目前正承担着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节庆志》相关章节的著述工作。

贺志强,1939年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延安文艺研究》《创世纪》杂志社长、总编,《宝葫芦》《善行天下》杂志副总编。先后担任社会职务有: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科信息学会副秘书长、陕西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三秦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等。

费秉勋,1939年9月生,196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从事编辑工作14年;1978年考取西北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悲剧文学史》等课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发表论文百余篇,内容涉及到历史、哲学、语言学(包括方言研究)、戏曲、美术、民俗、艺术史等。现为中国易学院院长、全国国学产业研究院陕西分院院长、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曹永斌,1940年2月生,早年就读于陕西师大中文系,后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多年,政协工作十多年,期间,也曾参与地方志和文史资料的编写工作,著述较多。编注有《历代诗人咏蓝田集注》、校注有(清)《辋川志》等。曹永斌,曾任耀中教师、药王山文化馆馆员,在药王山工作多年,后任蓝田县政协副主席。最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有他的专著《药王山碑刻》,已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药王山碑刻》一书是曹永斌多年研究药王山文化的成果,全书共62万余字,收录了药王山各类碑石279通,集文字说明、图版、录文于一书。全书内容丰富,集上自北魏、下至民国近1500年的石刻作品,该书的出版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书法、绘画、雕刻等优秀作品,为研究社会、宗教、医药、民俗提供了珍贵资料。

孙兴盛,1940年1月生于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1959年高中毕业。教过书,务过农,经过商,当过编辑。曾任西安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民盟盟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蓝田县作家协会主席,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曾主编《蓝田名村》(1、2部)、《峒峪村志》等文史资料。

杨军,1944年3月生于洩湖镇。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此前任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学和研究。参与《中华大典》《历代诗话全编》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任《儒藏》精华编编委、《全唐诗》常务编委。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有《元稹集编年笺注》《说诗乐趣校注》《存真斋古诗文鉴赏》等著作。

卞寿堂,1944年7月生。高级政工师,曾从事新闻、卫生、宣传、组织、党史研究、档案工作等。现为省市作协会员,中国王维诗画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长,《蓝田县志》主编,兼多家文化顾问及刊物撰稿等。15岁涉猎文学,16岁开始发表作品。曾编导电视片获奖,主编小报十多年。发表短、中篇270余篇,出版党史丛书及专著5部。著有文化专著《走进白鹿原》等,主编《蓝田县志》(1990年-2010年)。

贺信民,1946年9月生。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西安文学研究会会长,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曾任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院长。出版著作有:《红楼拾翠》(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红楼梦导读》(未来出版社,1996年),《红情绿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合著、编著有:《中学语文写作技法揽胜》(与李芳银、魏玉川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宋诗词三百首》(与杨明琪合著,未来出版社,1994年),改编珍藏本《红楼梦》(与庞进、杨韦昕合作,未来出版社,1996年),《名著改编与影视剧创作》(与魏玉川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参写辞典、论著14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1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曾宏根,1949年11月生。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大,现为蓝田县档案局副局长,县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王维诗画院、王维纪念馆名誉馆长,西安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起先后担任县工业志主编、县乡镇企业志主编、蓝田县志编辑等职。1994年新编《蓝田县志》获西安市社会科学一等奖。有作品《蓝田日暖玉生烟》《蔡邕别野与蔡文姬》《唐代园林与王维辋川别野》《佛家思想对王维的浸润》《情祭荆轲墓》《千古冤风燕子冢》《青王知县周良翰》等,出版有《神秘的华胥国》(西安出版社,2008年1月)等。

宿育海,1950年8月生,从1995年至今,在饮食市场和饮食文化研究上,共发表各种文章500多篇,约100万字。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饮食文化研究、饮食市场研究与分析、餐饮与食品企业文化研究。

贺润坤,1953年生。先后发表学术论著150多篇(部),100余万字。主要出版著作有:《广播电视教学理论与实践》(副主编,1992年)、《秦政治思想述略》(合著,陕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中国经济简史》(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等。参撰《中国地域文化·秦文化篇》、《周秦汉唐文明》、《黄河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等书籍。

王民权,1955年10月生,陕西蓝田人,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毕业,历史学学士。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现任西安市文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长期从事西安地方档案史料与史志研究,编辑出版《西安解放档案史料选辑》、《筹建西京陪都档案史料选辑》、《民国开发西北》等书,并有多篇文章在《炎黄春秋》《历史档案》《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陕西档案》《三秦文史》《陕西地方志》等刊物上发表,或收入《西安老街巷》等书中。

这些老年作家,都是学者级人物。韩养民在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主要学术著作有:《秦汉文化史》《中国古代节日风俗》《秦汉风俗》《中国风俗文化学》《中国节庆生活》《中国古代史》(合著)《风水与汉陵》《风水与唐陵》《唐都皇家寺院生活》《中国民俗史》(隋唐卷)、《中秋节》(《节日长安丛书》之一)、《尊佛的皇帝》《中秋旧事》《黄帝文化志》(合著)。韩养民主编的书很多,主要有《中国风俗丛书》《中国社会生活丛书》《汉文化丛书》《原生态中国节丛书》,与李颖科共同主编《节日长安丛书》10本;与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文化学者郭兴文共同主编《陕西百部文化旅游丛书》,已出版100本,被评为陕西文化精品。

还有从事烹饪编撰的王子辉,已经出版的有《隋唐五代烹饪史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4月)、《五味斋杂谈》(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12月)、《吃喝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6月)、《周易与饮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饮食文化情节》(三秦出版社,2004年10月)、《中国饮食文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素食养生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6月)、《八方食尚》(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品味谈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饮食探幽》(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11月)。

贺志强为了使“延安文艺研究”学科建设尽快推进,早出多出成果和精品力作,在这一研究领域,较早地获准立项并主持完成了省社科院重点课题和省“七五”、“八五”重点项目,以及《延安文艺运动史》等国家重点课题,出版专著超过500万字,发表相关研究文章不计其数。作为学科带头人、组织者,贺志强出版的主要学术专著和普及性读物有8部,分别是:《延安文艺概论》《鲁艺史话》《冯润章文存》《延安观览》《现代作家与延安》《陕西文艺十年》(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界知名妇女在延安》《延安少年英雄》。此外,他还出版了相关著作7部,分别是:《陕西省志·共青团志》(副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副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论周文》(主编之一,陕西省委党校出版),《让历史告诉未来》(合编,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纪念“讲话”文集》(主编,黄河交流会出版),《慈善箴言》(主编,陕西省慈善协会出版),《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论文集》(主编,陕西省慈善协会出版)。

杨军,主要从事古籍整理,曾获得全国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奖,首届陕西图书奖、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孙兴盛主写小说,兼写散文、报告文学,也写儿童文学、民间故事等。著有长篇小说10部。已出版短篇小说集1部、散文集1部、长篇小说4部、童话集1部、民间文学1部、儿童文学2部、历史普及读物2部、改编文学作品20多部、主编各类文学作品30多部。讫今共发表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300多万字。

费秉勋则侧重于研究,他从1979年开始研究中国舞蹈史,发表舞史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古舞丛说》《中国舞蹈奇观》《舞蹈与社会生活》等三种。1980年开始研究贾平凹,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出版专著《贾平凹论》。1984年开始研究易学,在2007年哈尔滨举行的“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上被授予“世界著名易学导师”荣誉称号;2008年在深圳由建设部组织的建筑风水文化论坛上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易学名家”;2009年,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授予费秉勋(易学高人)荣誉称号。费秉勋历任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编辑,西北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任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西安市文史馆馆员,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还兼任西安终南书画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费秉勋可谓是学什么成什么,作品内容涉及到历史、哲学、语言学(包括方言研究)、戏曲、美术、民俗、艺术史等。同时兼顾多种文体写作,要求作者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匠心独运的构思。多种文体写作,在蓝田是罕见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还有贺民贤,1939年生于孟村乡贺家堡,主编《蓝田县兵要地志》、《蓝田铁路战报》,1986年任《蓝田县志》主编,亲自布纲设目,纂题揽要,七易纲目,修订县志,1993年随着志稿报省级终审时,他已不得不住院,在病榻上继续安排志稿修订及出版事宜,8月5日,终因劳累过度去世,年仅55岁。数月后,《蓝田县志》出版,这是他临终最大的遗憾。1994年《陕西史志》以《玉山蓝水情──记陕西省<蓝田县志>主编、县志办公室主任贺民贤》为题报道了其事迹。

另外,还有周仲民学术专著《悟真寺》(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7月)、王文学的文化专著《辋川对语》(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李缠瑞与樊维岳合著的旅游研究新论《凤鸣玉山》(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年8月)等。

老作家秦生贤与朋友联合创办《镐京文化》,自筹资金,自采自编,目前已出版12期刊物。当然,中年中也有少数整理搜集当地的文史。主要在《蓝田名村》及《蓝田文学》上发表之外,个人成果不显著。关中才子牛兆濂曾孙即青年学者牛锐致力于牛学史料搜集及研究,其参编的《蓝川文集》也将在2015年三月上市。牛锐为发展蓝田文学事业,创办《发现蓝田》刊物,利用网络平台(公众微信等)展示蓝田文化,迄今微信平台拥有粉丝几万之众。自筹资金,搜救蓝田文史资料令人钦佩。贾思源工作之外,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展示蓝田风采。类似的平台还有蓝田宣传、蓝田在线等。柳育龙,1988年生于焦岱镇,2011年致力于柳学及蓝田文史搜集整理。已出版文化专著《焦岱史话》(团结出版社,2013年7月),其中《家谱与寻根》即将五十万字著述也已出版,其他如《文化视域中的辋川图景》也即将完稿出版。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等,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