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古代会出现“发达的饮食文化,滞后的饮食研究”的现象?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达有很多原因:

中国人爱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系,自古以来我们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我们的正统思想,而子曰:食不厌精。子又曰:食,色性也。从之上而下的思想灌输上,我们就被刷成超爱吃,超会吃、超能吃的炎黄子孙。饮食是人类必要的行为,所谓“民以食为天”,打仗最需要的便是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中国最早在西周即有饮食文化与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说:“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其他如《礼记》、《论语》、《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重要的篇章,钱锺书引《西斋偶得》曰︰“由古溯今,惟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

如果说中国人的“吃”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实不为过。在其他的文化中,很少有烹调术达到中国人那样精致的地步。而且,中国人移民到外国以后,也以开餐馆作为主要的营业。

吃,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确是意见顶重要的事。一般见到人打招呼的方式叶诗文:“吃过饭了没有?”朋友在一起,就请客吃饭。遇到红白喜事,也集体大吃一顿。甚至拜祖宗、祭鬼神、供菩萨、扫墓,也都少不了食物。

商务之间的生意往来,也少不了吃。在今日的内地,即使商业之间的交易,也往往用请客吃饭与送礼的方式铺路。

因为,中国人的“吃”与“和合性”有关。“淫”所以成为万恶之首是因为他扰乱社群的和谐,相反的,“食”如果用来作为一种社会功能,则可以促进“和合”感。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在围炉共醮之余,就会因开怀而获得松弛。毛泽东对“和合性”不利于“阶级斗争”这一点,是深有体会,因此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的确,请人吃饭,甚至在吃饭时夹菜肴给别人吃,几乎完全是国人向对方表示一番“心意”的举动。它可以说是国人“拉交情”的最为落“实”的方式。因此,请客吃饭虽不是革命行动,却也是颇为有效的“统战”方式。

“民以食为天”,的确是中国人的民生管。我们将“有一口饭吃”、“揾食”作为生活的重要一项,这往往给人一种刻板印象——似乎生存是为了“食” 。

然而,中国的饮食研究却有点滞后,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封建社会时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对饮食生活及烹饪的历史记载极少,导致该方面的研究更是举步不前,儒家源于古代方士术士,他们掌管祭祀,因此熟悉烹饪之道,而且对饮食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规定,无论从食材和饮食的礼仪上都要求上至君王下至黎明百姓都需合乎“礼”,故而限制了当时人们对饮食的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