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形成

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

  在那荒远的古代,人烟稀少,土地尚未开发,原始初民过着渔猎生活.居住在水边:在河流沼泽地带,有水栖和在水边生活的动物,是先民渔猎的对象,也是先民主要的食物来源。如十万年以前,居住在渭河水边的大荔人择水而居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当时的渭河、洛河,面宽水大,鱼儿嬉游,螺蚌成堆,大荔人男女老幼下水捕捞新鲜的水产作为食物。六万年前居住在汾河水边的丁村人男男女女亦经常下水捕鱼捞蚌,然后共同分享。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初民们在炎热的夏季,出于生存的本能,也经常跳人清凉的水中,把身体浸泡在水中降温,这大概就是原始的沐浴了。
  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包括头、身、手、脚的洗浴。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沐,濯发也。
  浴,洒身也。
  洗,洒足也。
  澡,洒手也。
  所谓“濯”、“洒”就是洗的意思。据此看来,古代的沐浴与今日的洗澡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把许慎对“沐”、“浴”、“洗”、“澡”的解释合起来,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今日洗澡。初民们当时沐浴只有下河一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养成了沐浴的生活习惯,至迟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用来沐浴的器皿,也就是说,人们经常在家中沐浴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全文中都有“沐浴”的记载。沐,字形像双手掬盆水沐发状,会意为沐,是洗发之义;浴,字形像人置身于器皿中,并在人的两边加上水滴,会意为浴,是洗澡的意思。而用来沐浴的器皿有青铜器鉴,《说文解字》云:“鉴,大盆也,”盛水用作浴器,《庄子·则阳》有“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的记载。在铜镜尚未问世时,古人常以鉴盛水照容貌,甲骨文“监”(监、鉴为古今同字)像人俯首就皿照容之形。从“盈”字字形看,像人浴身于浴器中,与“浴”字字形相近,稍不同的地方仅是“盈”字的浴器中“见足明示裸浴” (康殷《古文字源流浅说》)。 “盈”字字形则向人们展示了先秦人用浴器沐浴的情景。
  到了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沐浴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生;而视为隆重礼仪的先奏。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这已是个定法,表示内心洁净虔诚,称之戒,亦称斋戒。斋戒之礼始于殷商,至西周已成定制,西周的戒礼十分隆重和考究,每逢举行重大祭祀活动前要进行两次斋戒,第一次在祭前十日或三日举行叫戒,第二次在祭前三日或一日进。
  行叫宿,均由专职官员主持一定的仪式,要求与祭者禁食荤腥,并沐浴净身,以示对神灵的肃敬。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职官员执掌:这在《周礼》中均有记载:汰浴与人们生活的行为规范密切联系在一起。《礼记·内则》载:“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居家过日子,男女要早起,沐浴更衣。作为夫妇之礼则有“不敢共福浴”,妻子不能和丈夫共用一个浴室,所谓“外内不共井,不共福浴”:在家庭里还有尊老礼节。“五日则焯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潘请聩;足垢,焊汤请洗”。 (以上均见面《礼记.内则》)礼节规定,晚辈要五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头。这期间父母脸上如果脏了,要烧淘米水为父母洗于净;脚脏了,则用温水为父母洗干净:诞生礼仪中沐浴亦很重要,《礼记.内则》载: “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义载: “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太子出生,国君和夫人要沐浴穿朝服去参加诞生礼。诸侯的庶子出生三个月后,其母要沐浴穿上朝服去朝见国君。在往来礼节中,沐浴亦是重要礼仪。 《仪礼·聘礼》载:“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又载: “飧不致,宾不拜,沐浴而食之。”管人接待来客,要满足客人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的要求。主人用飧礼招待来宾时.来宾不用拜谢.但要沐浴之后再就食,以表示对主人赐食的尊重。 《礼记·玉藻》还规定“君子之居恒当户”,“日五盥,沐稷而硝梁,”“居外寝,沐浴;” 《仪礼·士虞礼》规定,举行虞礼祭前,参加祭祀的人要先洗头洗澡,所谓“虞,沐浴”。虞即虞礼,于日中致祭,以安死者魂魄的祭‘礼,是为虞礼。先秦丧礼中沐浴亦是重要仪礼。 《仪礼·士丧礼》对为死者沐浴的器物作有规定: “沐巾一,浴巾二,皆用浴,于笄。栉,于簟。浴衣,于箧。”洗头巾一条,洗身巾二条,都是粗葛布的,放在笄内。梳篦放在簟内,而浴后所穿衣服放箧内;沐浴的程序为:“外御受沐人,主人皆出,户外北面:乃沐.栉,姬用巾;浴,用巾,姬用浴衣:澳濯弃于坎。”死者生前的仆御受命人室,用事先煮过的淘米水为死者洗头,梳理头发,再用巾拭干水;接着为死者澡身。用巾洗,用裕衣将身上水拭干,洗澡水倒入堂下坎穴中。《仪礼·既文礼》对女性死者的沐浴亦有规定: “御者四人,抗衾而浴,檀第。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溶。”先由四位侍者抬走盖在尸体上的衾被,为死者沐浴,如果是士的母亲去世.则由女侍为其沐浴。又规定死者人葬后,举行‘卒哭之祭的次日,死者的亲属可以洗头洗澡。
  《礼记·曲礼》对“居丧之礼”的沐浴规定为“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居丧之礼有许多规定十分严格,孝子必须遵守,但在居丧期间,如果头上长了疮可以洗头,身上感到痒了可以洗澡,但好了后,应该恢复原来的做法。可见先秦入沐浴已经成了习惯,对沐浴是严肃而又认真的。周制,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沐浴的封邑,叫做“汤沐邑”。《礼记制》云:“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诸侯要在专供沐浴的封邑先洗头洗澡,然后才能去朝见天子,沐浴洁身以示对天广的尊重:一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对沐浴之礼,身体力行, “孔于沐浴而朝”,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并臻完备,正是沐浴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总结,作为定制为世人所遵循,这在世界沐浴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注重沐浴也是中国人的古老传统。

  这个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