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都有什么菜?来源于什么时候?哪里?

108道~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

  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满汉全席的热菜和冷菜各多少道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入席前,先上二对相,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点.闽粤等地的菜肴也首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可惜的只是当时川菜尚未流行.如果加入川菜,满汉全席将锦上添花.

谁知道如何制作简单的满族传统食品

蜜饯 满族的传统食品。制作方法是将白糖炒成糖色,再加适量的水、白糖、 蜂蜜熬至稠状,将削皮去籽、切成条块状的苹果、梨、桔、山楂、杏、 桃、青梅、胡萝卜等放入蜜糖汁中,使之粘附均匀即成。内蒙古各满族聚 区至今仍保持着喜食与制作蜜饯的传统。 撒糕 满族传统风味面食。亦为旧日大祭时之供品。制法是把小豆磨成豆瓣, 用水漂出豆皮后蒸熟制馅,将糯米面用适量水拌匀入笼蒸,俟屉内气满撒 入铺平,并置豆馅于上。俟蒸气复满,再将米面撒在豆馅上至蒸熟。一屉 撒糕在食用或充祭品时多切成7寸见方的块。如在正月制撒糕时,豆类采 用红色,取喜庆之意。 蘸食 满族的饮食习惯。将各类鲜菜蘸酱而食。这一食俗在满族家庭一年四季 皆见。供蘸食的原料较多,春季主要有小葱、小白菜、菠菜、蕨菜及各种 野菜。夏季则多用青蒜、黄瓜、生葱等。秋季则为各类萝卜、嫩葱等。冬 季为大白菜心、酸菜心等。其中尤以小葱为蘸食上品,有“小葱蘸酱,越 吃越胖”的俗语。供蘸食的酱类一般分为生、熟两种。生酱为家庭自制, 俗称大酱;而熟酱多为过油后的鸡蛋酱、肉酱、辣椒酱等。由于蘸食的原 料鲜嫩可口,可增食欲,并食用简便,经济实惠,深为人们所喜爱。这一 食俗在内蒙古地区尤以赤峰市郊区关家营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为 甚。 糜儿酒 满族传统饮料之一。亦称米儿酒。满族家庭多以此为祭祀供品,平时 亦饮用。制法是将糯米(黄米亦可)洗净煮烂,捞出锅晾凉。再将适量的酒 曲用水泡开并搓细。将晾凉的米放入坛中,兑以酒曲,然后倒入水搅匀。 封口数日后将坛中上浮的“白蒙”撇净,再次封严坛口。一定时间后便可 开坛饮用。 喜果儿 满族婚俗。清代及民国年间风行北方各地。喜果儿是指桂圆、红枣、 栗子、花生等4种干果。满族姑娘待嫁前娘家为其做装新铺盖时,须将这 4种干果缝入被褥之四角,也有将喜果儿撒入新房炕上四角的。其意是取 干果的谐音以图吉祥,寄托父母的美好祝愿。桂圆是取团圆之意,枣儿是 取早生贵子之意,栗子是取立志之意,花生是寓以儿女双全之意。此风俗 在内蒙古各满族聚居区至今仍有保留。 粘豆包 满族传统风味食品。亦为满洲饽饽之一种。原料主要为黄米或糯米及 各类小豆。作法是将米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发酵,约半月后捞出洗净, 磨成水面,放入吊包滤净水份,并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匀。将小豆煮熟,捣 烂后加入食糖,制成甜豆馅。再用和好的面包入豆馅,团成馒头状圆型, 入屉蒸熟即成。由于粘豆包是满族家庭的冬季常制主食,故农家多一次蒸 以数百计而用缸贮存之。这一食俗在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至今保留, 尤以赤峰市郊区关家营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为甚。 哈什玛 满语谐音,意为田鸡。满族传统食俗。为秋季菜肴。烹制方法主要是 煨、烤、制汤3类。煨哈什玛是将田鸡剖洗干净后,用热油炸一下即捞 出,放人由油、葱、姜、酱油、盐酒、鸡汤烹制的汤汁中,用慢火烃十 余分钟;食用时再调以适量的味精、香油。炸哈什玛是将其剖洗净后, 用酒、酱油、葱、姜腌透,再用一细金属丝穿人数只哈什玛,放在红炭 火上烤熟即成。哈什玛之腹油还可制鲜汤。《沈故·哈什马》:“哈什马 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条。有子如鲜蟹黄,取以作羹,味极肥美。然 惟兴京一带有之。满洲人用以祀祖,取其洁也。”其汤鲜美可口,极富 营养。由于夏末秋初河边草间哈什玛极多,原料方便,加之鲜嫩诱口, 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的满族人至今保持该食俗。 萨其玛 满语谐音,意为油炸条。满族传统风味食品。清代及民国年间风行于 北方各地。旧时的萨其玛制法载于《燕京岁时记》:“萨其玛乃满洲饽 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 块,甜腻可食。”现改进后的制法是:将鸡蛋打入精粉中和匀,制成面条 状,下锅油炸,再将清水、白糖、奶油、蜂蜜熬制成稠汁,与炸好的面条 搅拌均匀,倒入铺有青红丝的木槽内压平待凉。食用时用刀切成长方块即 可。该食品清香松软、甜腻适口,是中国著名的糕点之一。 猪皮冻 满族传统风味菜肴。为满族在中国烹任史上发明之一。制法是将洗净 后的猪皮切成细条或小块,加入适量的清水及葱、 姜、大料、酒等佐 料,放人锅中用温火熬至酥烂。汤汁粘稠 后,连料带汤置于容器内,捞 去汤中佐料及残皮,加入盐或酱油。冷却后即成(加盐谓白冻,加酱油谓 红冻)。也可将冻汁配以煮熟的虾、鱼、鸡肉等制作成菜,美称为水晶, 如水晶虾片、水晶肘子、水晶鱼片、五丝冻、花冻等。猪皮冻菜的特点 是清凉筋滑、晶莹鲜香。今已为内蒙古各地区各族人民的佐酒佳肴。 吃乏克 乏克为满语,意为包儿饭。满族传统食俗。俗称吃菜包。食法是将煮 熟的米饭(大米、小米、高粱米均可)、炒菜(多为鸡蛋炒韭菜、炒粉条、 炒菠菜)置于白菜帮叶(或苏子叶、莴苣叶、酸菜)之上,佐以葱段、炸 酱,再紧合菜叶包成长卷,用手握而食之。其所需菜叶一般因季节不同而 有变化,春夏季节多用苏子叶和莴苣叶,秋冬季节则用大白菜叶及酸菜 叶。满族这一食俗,最晚起于明代,如万历年间刘若愚著《酌中志》记 载:“以各样精肥肉、姜、葱、蒜;挫如豆大,拌饭,以莴苣大叶裹食 之,名曰‘包儿饭’,辽东人(明代女真人)俗亦尚此。”由于乏克制作方 便,经济实惠,清淡爽口,故在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一直流传至今。 白肉血肠 满族传统食品。旧时亦为祭品。制法是将皮薄肉嫩的肥猪腰盘部切 成块状,放入清水锅中,佐以葱、姜、大料、花椒、盐等,煮熟后剔去 皮、骨,切成薄片,因其肉白肥嫩,故俗称白肉。再取适量的新鲜猪血, 佐以调料,用鲜汤拌匀后,用手将血饼攥碎灌于洗净的猪肠内(两头用绳 扎紧),煮至嫩老适度,即成血肠。出锅后,解除两端束绳,切成厚约 2—3分的金钱片即可食用。冷食时,将白肉、血肠片佐以蒜泥、韭菜花、 辣椒油。热食时,将白肉、血肠片与酸菜丝放入肉汤或鸡汤中炖熟即可。 由于其肉质柔润、肥而不腻,深受食者喜爱。 白肉火锅 满族风味菜肴。白肉亦称白片肉、白煮肉。火锅,多铜制,锅壁多 挂锡,锅身下部为燃炭之处,中部为加汤之处,上部则为烟囱,两侧配有 提环。制法为先将猪肉切成大块,入锅煮熟,凉后用刀切成长条薄片;再 将长酸菜切成细丝。将肉、菜整齐码于火锅中,加入清汤(多为鸡汤),汤 沸后陆续添人粉条、蘑菇、虾仁、蛎磺、盐等。熟后可佐以蒜泥、韭菜 花酱、辣椒油食之。在内蒙古东部林区,冬季野味不断,可在火锅内加入 狍、鹿、野鸡及飞龙肉。全家环桌而食,谈天说地,边煮边食,味美并可 驱寒。至今在内蒙古各满族聚居区还保留着这一食俗。 满洲饽饽 满族风味糕点食品的统称:在中国烹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有 “满点汉菜”之说。满点即指满洲饽饽。在清朝、民国年间,因满族各家 境不同,满洲饽饽可分两大类。一类流行于普通平民及农家,主要有以下 数种:水煮饽饽(水饺)、搓条饽饽、打糕搓条饽饽、豆面饽饽、清明饽饽 (小根菜饸子)、高丽饼、酸枣糕、淋浆糕、豆面剪子股、五花糕、碗陀铜 盆糕、粳米豆包(甑儿糕)、发糕(满语:那玛米糕)、金银卷(面卷子)、 螺蛳悖悖(螺蛳转儿)、蜂糕(蜂蜜糕)、瓦垅、炉酥饼(核桃仁饼)、水端 子、粘糕(酒糕)等。另一类盛行于殷实之家,主要有萨其玛、芙蓉糕、 太阳糕、切糕(粘黍糕)、凉糕、撒糕、打糕、菠罗叶饽饽、苏子叶饽 饽、椴树叶饽饽、酸饽饽、炸角子等。满洲饽饽的原料主要是白面或粘 米面,制作工艺则多为烘、烤、蒸、烙。由于其历史悠久、经济实惠, 已成为满族人的传统食品,至今在内蒙古各满族聚居区内还有多种品类 保留。 苏子叶饽饽 满族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粘耗子。制法是将粘高粱米磨成面,用 清水和成面团,烫过后制成剂子。再取适量的红小豆洗净、煮烂,制成豆 馅。选用的苏子叶(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卵状,叶顶部呈锯齿型,可入 药,有消炎去火之功效,其味清香)用沸水略汆之。用擀面杖将剂子擀成 直径约10厘米左右的薄皮,将豆馅包入捏成水饺型,外用涂过油的苏子叶 裹好,入锅用旺火蒸熟即成。此食俗流行于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内。 满洲水饭 满族传统风味食品。作法是将高梁米、玉米渣(苞米渣)或小米,放 入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浸泡在新挑来的井水中,反复两三次即可。食用 时佐以炸酱及各种青菜或野菜,如小葱、小根蒜、白菜心、香菜、菠菜、 篙菜、婆婆丁、曲麻菜、柳蒿等。味道清凉爽口,可消暑解热。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