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低估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具有发病隐匿、预后差的特点

北京科兴生物的政府事务中心高级经理曹晓斌因胆管癌治疗无效去世,享年45岁。曹晓斌是医学博士,此前曾在疾控中心工作。

3月中旬,曹晓斌因为身体不适就医,此时已经是胆管癌晚期伴多发转移。从确诊到去世,不足一个月。

被人低估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具有发病隐匿、预后差的特点

无独有偶,被胆管癌夺去生命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林俊德院士,曾从事空中爆炸冲击波、地下爆炸岩体应力波等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然而在2012年,林俊德院士被确诊出胆管癌晚期从确诊到死亡只有短短27天。

他拒绝进行手术延长生命,因为会影响工作。他仍插着管子,在电脑上吃力的敲下每个字,直到生命的最后的时刻…

林俊德院士生前的记录 图源央视网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凶残”?为什么不能早点发现呢?

一、被人低估的恶性肿瘤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肝门胆管癌和胆总管癌,占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10%—20%。

胆管癌具有发病隐匿、预后差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比女性更高。

近些年胆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上升,据19年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胆管癌发生率以每年5%增长,诊断后,50%的患者生存期只有24个月,5年生存率大概只有10%。

目前,手术是治疗胆管癌的首选手段。但研究表明,只有约35%的胆管癌患者,可在早期发现胆管异常,并接受根治性手术。而且由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这也使得手术切除的风险变大。在中晚期之后,常采用化疗进行治疗。

既然如此,胆管癌有什么特异性症状吗?

二、4个症状或是胆管瘤来临的声音

胆管相对于其他脏器,并不出名,但却是肝脏进行消化分解的重要辅助。当胆管出现病变,可能影响到身体出现这些变化:

黄疸:无痛性黄疸是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95%的胆管癌是因黄疸到医院检查被确诊。若患者出现黄疸,且伴有上腹隐痛、压油腻、胃口不佳、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不明原因的身体消瘦等,应警惕是否胆管癌的可能性。

肝大:80%的胆管癌患者都有肝大的表现,这与胆汁淤积有关,可能在肋缘下摸到肝脏。

胆囊肿大:有时候可以在中、下段的胆管摸到肿大的胆囊,而上段不肿大,还可能缩小。

其他症状:胆管癌前期还常见腹痛、腹水、恶心、乏力、贫血等症状,容易和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

当然,确切的诊断需要依赖病理结果,不一定有了上述症状,就是胆管癌。但是如果有上述异常,还是尽快就医明确病因为好,以免延误病情。

三、吃鱼生、嗜酒、肝炎可能是诱因

胆管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乙肝、丙肝、肝硬化有关。除此之外,肝吸虫感染、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炎也可能是诱导因素之一。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专科副主任刘超教授表示,广东是胆囊癌的高发地区,广东人好吃鱼生,而淡水鱼体内潜藏的肝吸虫在鱼肉没有彻底煮熟后,就容易被吸入体内,导致肝吸虫病。

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番禺、南沙有20%的人患有肝吸虫病。在长期感染肝吸虫之后,可出现肝肿大、胆结石、胆管炎等等的肝胆系统病理变化。

除了吃鱼生以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也是胆管癌的危险因素。据刘超教授介绍,长期吸烟及饮酒都是胆管癌的风险因素。此外,一些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胆管炎、结肠炎等,都可能刺激胆管病变,诱发癌症。

四、有钱也难治好,怎么预防?

胆管癌危险程度高,但治疗方式却有限。即使是早期切除,能根治性的患者仍是少之又少。因此,预防胆管癌是提高生存率的重中之重。

首先,尽量避开危险因素,降低风险。少去华支睾吸虫疫区,接种乙肝、丙肝疫苗。确诊胆囊炎、结肠炎、胆管炎等疾病时,积极治疗,勿心存侥幸,以免发生病情恶化。

当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时,前往医院检查不要拖,通过肝胆彩超,都可以发现胆结石、胆囊炎等病情。

生活中,应少吃生食,以及油腻食物,有助于减少肝胆疾病的发生。养成三餐定时定量的习惯,长时间不规律的吃饭,容易破坏胆囊的正常收缩,胆汁淤积,刺激胆管内壁细胞,增加异常增生的风险。

被诊断出胆管癌,也不要轻易放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患者的生存期也在逐步延长。但若是轻信偏方,或是选择不治疗,那最终只会加速衰亡的步伐。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3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