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哪些文化特色?

厦门,别称 鹭岛,简称 鹭, 福建省省辖市, 副省级市, 计划单列市,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 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 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1] 厦门位于 福建省东南端,西接 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 南安,东南与大小 金门和 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 闽南语,是 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 漳州、 泉州并称厦漳泉 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晋太康三年(282年)置 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 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 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 [5] ,属 泉州。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 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949年,南唐升 泉州为清源军(辖今 泉州、莆田、 漳州)。

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 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

一、厦门当地特色文化

闽南功夫茶

厦门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尤以安溪铁观音为最,铁观音号称茶中极品,有诗盛赞:珠泉隽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齿牙,两腋清风瓯泛绿,一壶春雪笔生花。厦门的茶艺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茶叶以新为贵,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软水,即每公升水中钙、镁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这样泡出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泽纯正。火候与汤候要适度,既要烧沸,又不能过火,这样茶汤才能鲜美。厦门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其会“保香”和“保味”。品茗需佳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喜欢在厅里放置摆设,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使品茗成了一种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闲方式。

民间曲艺

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种类繁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内容有描写日常生活,倾诉男女爱情的,有再现劳动场景,传播知识趣闻的。在现代化的厦门,感受一下颇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南音

又称南乐、南管、弦管,是闽南最流行的一种地方曲艺。据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记载,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庆祝60寿辰,全国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献艺,南曲也进京演奏,受到赏识,被授予“御前清听”的乡匾和彩伞、宫灯,并赐给了演奏二胡的艺人以脚踏金狮的龙遇。这种古老乐曲用琵琶、洞萧、二胡、三弦等乐器吹奏,乐曲优美抒情,富于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骏马》、《三更人》、《感谢公主》等,均灌成唱片,发行于海内外。

歌仔戏

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一般分生、旦、丑、净等四个行当,表演细腻,用语幽默诙谐。唱腔属民歌曲体,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唱腔淳厚,富有闽南风土气息。主要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该戏流行于闽南、台湾和南洋华人聚居地,其曲调来自民间,是流散在街头、茶室的曲调;唱词是群众的语言,灵活机动,可长可短。传统剧目有500余本,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三家福》、《白蛇传》及现代戏《碧水赞》、《武夷英烈》等。

高甲戏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亦称大班、鼓班。高甲戏产生于清代中期,是泉州民间娱乐表演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它把昆腔、四平腔、戈阳腔、徽调、京剧、木偶戏和梨园戏、南音等地方音乐戏曲兼收并蓄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其丑角表演艺术被誉为“戏剧艺术宝库的珍品”。题材多取自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如《陈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其特点是常用插科打诨的对答形式和风趣、幽默的韵语对唱,使人发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上花园-鼓浪屿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方一座1.78平方公里的小岛,隔一条500米宽的海峡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屿四面环海,西南部有一岩洞,潮起潮落,浪涛撞击,发出如鼓声响,故得名“鼓浪屿”。岛内取消各类机动车与人力车,进岛一律步行,因而恬淡静谧,无车马喧哗。岛上居民具有传统的音乐素养,普遍喜爱钢琴和手提琴,钢琴密度居全国榜首,殷承宗等著名音乐家在这里熏陶成长。因此,鼓浪屿又被称为“音乐之岛”、“琴岛”。

侨乡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最早的远洋航运,最早的铁路,最早至闽南各县的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大多是华侨投资创办的。华侨对厦门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厦门文化景点

鸿山步行隧道  

鸿山步行隧道是人民防空科普长廊。长廊两侧布展有空袭兵器知识、民防科普知识、民防情势、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宁可百年无事,不可一日无防等栏目的宣传栏目。其中战时防空袭知识、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事故及防护知识等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尤其吸人眼球。民防情势中的人类历史上重大空袭战例,厦门遭受空袭历史的图片更让人留步细看。让市民在步行观看中增长了民防科普知识。  鸿山步行隧道怎么去?  乘坐公交车到大生里站下车往鸿山公园方向走。  

铁路文化公园  

铁路文化公园保留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初记忆,是一条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公园,打造成一张品味厦门、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按照文化架构分区,整条老铁路带状公园从北到南分为铁路文化区、民情生活区、风情体验区和都市休闲区四个区块,四个区块各具魅力,值得一提的是铁路公园的心形三角梅,它被新一代厦门年轻人誉为厦门爱情神树,位于从厦门万石植物园南大门边的铁路文化公园向厦门一中方向200米处。盛开期间远观一颗心,近观一团火。据说,在这株花下告白或求婚的,成功率很高。  铁路文化公园怎么去?  乘坐公交车122、135、15、1、20、21、22、29、2、45、48、659、841、857、950、959、96到大生里站下车往前走124米,或者到博物馆站往回走119米,就可以看到 了铁路公园横穿道路。

华侨博物院  

华侨博物院”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办创建,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侨办和以华侨为主题的博物馆。馆舍是一座富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重檐式宫殿建筑,楼身由洁白花岗岩砌成,屋檐以翠绿琉璃瓦铺饰,斗拱玲珑,飞檐凌空,古色古香,雄伟壮观。  华侨博物院怎么去?  交通:1、2、15、18、21、45路车到厦门大学的前两站(博物馆站)下车,前一站是鹭大站(厦大始发,第二站直接到博物馆站)。  

奥林匹克博物馆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是由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奥林匹克专题博物馆。其特色就是体育与奥运,馆里拥有11000件奥运珍藏品,很多展品都十分珍贵,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罗格签名的祥云火炬、尤伯罗斯签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火炬、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邮票、1936年拳击海报等;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在奥运年里都会更新展览,把最近奥运会的珍藏品第一时间奉送给大家。同时在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你还可以体验很多互动项目,如拳击、4D游戏、民俗体育游戏等。在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里,你可以感受浓浓的奥运文化气息,学习了解到奥运的点点滴滴。

三、久负盛名的厦门四大建筑风格

欧陆建筑 

上了鼓浪屿轮渡码头,沿鹿礁顶——福建路——鹿礁路——复兴路,折向漳州路,这是首选的线路;第二条是从晃岩路——笔架山顶,转入安海路——鼓新路。这两条线路可以观赏到鼓浪屿有代表性的欧陆建筑。

建于1844年和1870年的英领馆已被拆除,新建的楼宇没有原版的韵味,经过它时,只能作历史的回顾。穿过仿英式建筑的日本领事馆和东洋式建筑日本警察署后,就到哥特式建筑天主堂,其尖形艺术是十分有个性的,值得一看。

走出天主堂,左转就是荣远堂,这是一幢罗马柱支撑,欧式风格为主的精品别墅,它的三楼又有中国建筑思维,与高雅的花园和谐相配,十分耐看,颇值得玩味。对面是“海天堂构”,五幢别墅各显其姿,中楼和两侧的别墅最为美观。中楼是传统歇山顶,但主体是欧式风格,中西结合得颇有特色,特别是中脊下的藻井更为好看;两侧的则属巴洛克和中国古典艺术相结合的装饰,也很精美。

林尔嘉住的八角楼,是具有巴洛克韵味的南欧建筑,故事颇多,必须仔细品味。升旗山麓的李清泉别墅,楼宇豪华而现代,花园宽敞而静谧,是家居理想之地,可不要被大门上“容谷”二字所迷糊,那是“榕谷”的笔误,因为别墅建在古榕的山谷里。

漫步至复兴路西端,绿树花丛里有二幢维多利亚风格的白色小别墅,那是福建活版印刷创始人白登弼的别墅,外貌虽已古老,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韵,且别墅里众多的人物和故事百听不厌。

看过白家别墅,折向漳州路,去看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新娘房,廖家别墅是鼓浪屿颇有资格的老别墅,且有林语堂这位中国文学大家的诸多轶事,足以提高旅游的兴味。

当年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中楼,这幢英式带有东南亚风韵的豪华别墅,看它那个上下左右用楠木装修的大厅,以及厅后时值10万大洋的意大利大理石楼梯,就足令人叹为观止,别说那别致的后廊和特意打造的天台了。

出了黄家花园,沿途观赏以波折屋面见长的林屋,而后来到笔架山顶,顶上有当年曾作为“会审公堂”的二幢别墅,已成危房的林文庆别墅,满墙野藤间似有校长的身影!往北就是春草堂、观彩楼和许家别墅了。春草堂是中西合璧的家居小楼,异常温馨,许家别墅系折衷式风格,庄重典雅,那玫瑰红墙面后边仍可听到许家四杰的钢琴声。观彩楼最具个性,它有强烈的荷兰风格,主要看点在于绳状门柱、火枪手面庞的窗楣和背弧型的三楼,充分展示了它的建筑艺术美。

从观彩楼右侧的石级而下,就是亦足山庄了。这里有全鼓最漂亮、最高大的欧式门楼,有过渡道上的巴洛克照壁、花坛,使人过目不忘。而后顺着小径,来到安海路的番婆楼和西欧小筑。番婆楼的彩色装扮颇有洛可可的味道,“五脚气”长廊又是东南亚风格,但它的看点还是楼前番婆点唱看戏的戏台和那进门见福出门也见福的大门楼。千万别小觑西欧小筑,它的年龄颇高,是19世纪中叶的作品,当年建筑的形态、装饰材料以至墙面粉刷的颜色等等,还一如既往,保持本色,风貌依旧,是难得一见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居别墅,凡经过它身旁的欧洲人,无不停下摄影留念,不忍离去,可以说它是鼓浪屿别墅中的宝中宝了。

顺着弯曲的小巷,一转弯就是杨家园,共有5幢别墅,都颇为高级,其中的“忠权楼”的欧洲窗最为美观,窗棂、窗套、窗楣均十分艺术化,短暂一瞥就能留下深刻记忆,它的供水系统也使人难忘。

  最后观赏的是八卦楼,它是全鼓最大的的别墅,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造型独特,红色圆顶最吸引人,乃是仿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堂石头房圆顶而建造的,傲立穹窿,成了鼓浪屿和巨轮进出港的标志。

骑楼建筑 

骑楼,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城市里,随处可见,是这个地区和城市的一大特色。1920年,厦门市政会在规划建设厦门的新城区时,以骑楼作为街市的主要形式。

这些临街的商家,营业店面连着骑楼,楼上住人,家用、商用、公用合而为一。至1932年,新城区构筑起了四横(开元路、大同路、思明西路、中山路)一纵(思明南北路)为框架的格局,一直到1980年厦门为经济特区以后,这一框架才被突破。骑楼为厦门人民服务了六十年,在厦门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如今,厦门市区虽扩大了好几倍,当年的新城区变成了“旧市区”,而新建成的城区再没有建造骑楼式街市,可人们依然想念向往骑楼,因为骑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温馨和好处,难以割舍!

骑楼下,找个熟人,就地架起小茶几,泡起茶,聊起天,说了许多鼓浪屿别墅里的人和事。此刻,人与人零距离,温馨自然,表现了厦门的地域人文优势,这在北方的街市上是看不到的也不可能看到。三巡乌龙茶下肚,疲劳顿消,精神焕发,步履轻盈地回到住地。

走在骑楼的商店都向你敞开胸怀,任意挑选,合意就成交,不合合意转身就离去,形成了一种随意的默契,没有任何人对你说三道四,反映了人与人的那种互信。

红砖民居  

红砖民居是中国最漂亮的民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

建筑,能解读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我们来到海沧管委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齐漂亮的小高层建筑,使我们读出了海沧发展的脚步,读出了海沧人凝聚的智慧和力量。因为几年前,这里还是“石塘大队”的乡村,阡陌纵横,山坡水塘散布着红砖民居和花岗岩石屋,可如今已是笔直的大马路,繁华的商业街了。我们的视线随着海沧的发展脚步,去寻访它的足迹。

我们站在莲花洲陈氏家族创建的“莲塘别墅”天井里,被眼前的建筑所惊服,别墅的规模和艺术遗存,绝对是福建之冠。别墅原是陈家办的中学,天井里有三个戏台,农忙放假后,戏台上演出农村社戏,祝福丰收。戏台四周的墙裙上,镶嵌着福建最精美、面积最巨大的砖雕群,那“百花园”、“百兽园”以及泼墨山水的雕刻拼接,堪称一绝。

“嘉庚风格”建筑 

“嘉庚风格”建筑主要聚集在集美和厦门大学。

陈嘉庚先生在南洋22年,亲身经历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欺凌压迫,尝尽了洋人趾高气扬的滋味,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创伤。当他有了反抗殖民者的本钱以后,自然会在他的行为上反映出来。1920年起,他发明创造了把闽南的燕尾脊、马鞍脊和中国传统的歇山顶,压在西洋建筑上,以表现中国人的自尊,他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宣泄,从而获得了扬眉吐气的快感。这就是“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风格”建筑的心理特征。这在厦门独树一帜,至今无人跨越。

“嘉庚风格”建筑,近看美,远看更美,越看越美。你不妨歇脚于龙舟池南岸,选择视觉宽广的角度,悠然坐在木麻黄下,遥看对岸的道南楼、南薰楼,宛如美女群里盛装的最美佳丽,在蓝天下熠熠生辉,池中倒影似入水芙蓉,随着白鹭点波漾起的涟漪,楼影若接若离,好像无数彩练在水中飞舞,美得无法形容,胜似瑶池仙境!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