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僵化和外行的科技管理体制。

当你整天忙于生计的时候,你会考虑什么叫生活吗?中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并不富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务之急还是要务实,要挣钱养活自己。所以真正的原因就是钱,是我们(个人及企业)还不富裕;是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危机和个人的社会安全感。

民科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吗?你怎么看?

所谓英雄莫问出处,科技创新无论是民间还是国家有关科研部门,都有可能,当然,国家科研部门拥有民间不能拥有的优质资源,他们出成果的可能性要大于民间,但是,又鉴于他们的官僚主义等等因素,民间又有着这种唯一的优势,就是没有官僚主义,但是,道路上也是坎坷不平的,因为路上有收费站和检查站什么的,所以,都有可能性。但是都不容易。

尤其是我们这里,也有各种障碍,比如各个领域资源都被把持着,何况我们现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可能性更小了!

第一,论文成果和所谓国外网络课程大都是英文的。按现在的情况,民科里能流利阅读英文文献者寥廖。

第二,学习是件按部就班的事情,科研更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灵感固然很重要,但有相同相似灵感的人多了去了,没有严谨的数理逻辑和实证依据的灵感在科学上几乎毫无价值。更不用说,那点空口无凭的灵感,也许几百年年前就已经被证伪了,所以无知民科的灵感只是浪费大家的注意力罢了。

第三,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得也不仅仅是阅读文献然后空想。即便是理论物理学家,通常也要有能力编写计算机程序,在个人电脑甚至超算上做细致的计算。绝大多数民科,连最基本的科学研究的工作环境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有意义的成果而不仅仅是空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四,自然科学研究更是一项高度要求专注力的工作。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回报。即便在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士里,80%以上的人对科学的贡献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能算打酱油的(其实80%都是往好里说了,估计理论科学家里95%的人是没什么作用的)。绝大部分民科甚至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最多只能算个业余爱好者,从时间投入上就落了下乘。

第五,自然科学研究也是一场有智力门槛、需要开创能力的竞赛。能看红楼梦的人或许很多,但能写红楼梦的却没几个。无论大猩猩怎么努力,凭它的智力水平也不可能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若是民科真的有这个智力水平足以匹敌科学研究的正规军,那恐怕他们也早就该学得会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和阐述观点,也早该被一直本着公开和分享精神的科学同行们所接受了。实际上,大部分自以为是的民科在科研所需的各项能力上,和大猩猩并没有区别,因为都是无限接近零。

第六,自然科学研究现在更是一场团队合作的游戏。很多科学研究需要的资源,早就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科研机构所能单独完成的,很多科研成果是需要跨机构、跨国的科项目合作才能完成。惯于单打独斗、自说自话的民科,根本连获得一手资料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有机会开创先河呢?

所以,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能靠大跃进来解决的问题,更不是场人多胜过人少的群众运动。反倒是科学观的普及需要群众基础的支持,让大家了解科学的原理,知道如何用逻辑和实证组织科学的语言。只有科学精神在民众间生根发芽,才能让各种用负能量煽动社会对立的谣言不攻自破,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yanxue/3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