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一窍不通,该如何选购汽车?

想要买好车,你必须要懂!该做的功课一定要做

汽车是家庭开支的第二大件,价格仅次于房产。而且汽车属于纯消费领域,基本上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一旦买错了,转手卖掉,少说要损失几万块。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价格,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解一下必要的汽车知识,真的能省不少钱,而且日后也省心。

1、我不懂车,随大流行不行?

看销量买车,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选购策略。销量排行前十的品牌和车型,里面看价位差不多,外观还不错的,就直接买了。道理似乎很充分——要是不好,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买?

其实这个思维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漏洞,看销量买车能成立的前提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懂车,能做出最优选择,这时候的销量才有实际意义!你看中的这款车月销5万,有49999人都是这么想的。心理学上,这叫羊群效应,你愿意做一只羊群里不思考,随大流的肥羊吗?头羊能领你找到青草地,也能把你领进屠宰场。

2、我不懂,我找懂的人行不行?

你觉得谁懂车?老司机?带干不干十来年的二手车贩子?从业多年的修车师傅?我可以负责任地讲:绝大部分所谓懂车人,都是自以为懂车而已,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幻觉,是因为身边充斥着太多比他们还不懂的人了。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上海车展归来后,天下无人再懂车》,哪怕是汽车领域的车评人,工程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汽车行业的变化太快了,简直是一年一个样,甚至是一个月一个样!一年要上市多少款新车?多少车型改款,出现了多少新技术?就比如我,作为汽车领域的撰稿人,必须时时刻刻更新认知!现在,我勉强敢说自己算是懂车的,可是有三个月不去关注汽车市场,不去学习相关知识,我也立即不懂了。

你觉得老司机懂车?他只是会开车而已,可能一辈子都没开过超过十款车。修车师傅接触到的都是5年以上的老车,信息永远是滞后的,而且他也未必告诉你真话。二手车贩子,张嘴闭嘴就是保值率,二手车的选择和新车的选择完全是两个思维,而且他和你说的话你敢信?

所以,谁懂都不如自己懂,想要懂,必须要学习,研究。

3、我不懂,我看车评人推荐行不行?

车评人的文章、节目可以看,话可以听,但是别信——也包括我。

不说别人,就说我,我说某车比较好,你知道它是真好,还是我充值了?是不是还需要你自己去分辨?分辨也需要一些基础的认知门槛的,话说回来,你还得自己懂。什么是智商税?人的智商是有浮动的,你三天没睡觉时候的智商表现和酒足饭饱,状态特别好时智商表现是不一样的。同样,在不同领域的智商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汽车领域你不懂,那就两个结果,交智商税,或者弄懂它——最起码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

选车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

1、不懂车,你先要懂自己。

所谓懂自己,你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想一想你配不配。

我也想要劳斯莱斯,想要兰博基尼,我一个月就赚几千块钱,我也只能想想——我不配。别说买不起,就是人家借我我都不能要,这叫德不配位。

你20多岁,家里也不是特别有钱,准备结婚,父母几十年的积蓄给你拿出来了,凑了30万,已经够入门级的BBA了,可是想一想,你配吗?你父母省吃俭用20年,出门舍不得打车还挤公交呢,你买辆奔驰,回头修车、加油、保养还找老两口要钱?开奔驰不是你的面子,能让你父母发自内心地笑出来那才是你的面子。

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开什么车,翘着脚够,那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2、买车怎么定预算?

一般来说,买车的预算,定在1年的家庭纯收入,或者2年的积蓄以内比较合理。有句话叫年薪买车,月薪买表,有一定参照意义。比如说夫妻俩加起来年薪15万,那预算最好别超过这个数。如果你俩又要缴房贷,又要照顾老人,还得给孩子准备奶粉钱,家庭负担较重,那就按照两年的可支配收入来定预算。你俩两年能赚30万,但是开销就高达20万,那就把预算降到10万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再比如说,你刚毕业,20出头,你爸给你拿了10万,让你自己添点,自己买辆车开。如果不是全家有用车需求的话,我的建议是,你先别买。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挤公交,挤地铁,让自己受点罪,这样会让你更强大。年轻的时候不吃亏,不打拼,什么时候打拼?汽车是奢侈品,享受不宜太早,除非你家庭条件足够好。

最后,预算要有个上下浮动,设置一个上限,但是不要以上限为参考。比如说10—15万,你别看15万的车,先看10万级别,最高不超过15万。

3、确定自己的用车环境

审视一下自己,你买车干嘛用?第一是刚需,比如说你上班的地方比较远,单程30公里,交通不便,得公交换地铁,地铁再换公交,最后还得扫辆小黄车才能到单位,一天往返四个小时,而有车之后只要40分钟就到了,这算刚需,买这辆车可以给你省下一天2个多小时,值得买。

或者你家庭收入已经到了一个阶层,也该有车了。买辆车不会伤筋动骨,一个月一两千的用车支出也不会影响家庭生活质量,想要提升一下生活品质,那也没问题。

除此之外就应该慎重一点了,比如说你想要上下班代步,你先得研究研究,单位有没有地方停车,这一路堵不堵。我有个朋友就是如此,想着是开车上下班舒服点,结果开车还特么没坐地铁快呢!车买完就六日会偶尔开一开,平时就那么停着,这就很没必要了。

总结起来,车这东西是会贬值的,所以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的话,能晚买晚买,能不买不买。

4、有车没车的最大区别: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方便是不值得考虑的,在城市里,打车可能远比自己开车方便。自己有车之后,必然会带来支出的增加,一年一万块钱左右的开销是要有的。其实有车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你的生活半径变大了。

比如说你原来的活动轨迹和公交线路、地铁线路高度重合,有车之后,活动半径明显变大。过去可能你家周边5公里你都没去过,有车之后转到这里你才发现,如今这里变化这么大。

再比如,你网上刷到一家网红餐厅,在城市的另一端,之前没车你直接划走了。如果有车的话,你就会蠢蠢欲动,和你老公老婆交换一下眼神,走,尝尝去?或者是周末,节假日。平时家里打游戏挺好的,现在看到窗外天气不错,开车就出去了。

选车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1、了解汽车的基本知识:

这部分说重要,也不重要。因为很多知识你深了解没用,但是不了解不行。弄不好还容易接受错误的、落后的知识洗脑。比如说很多所谓懂车的人给你推荐自吸发动机,说自吸平顺,自吸加AT是最好的动力组合,所以要选择马自达……这类知识根本不值一驳。

再比如,说发动机的先进技术,可变压缩比牛不牛?牛!通用的可变缸技术牛不牛?牛!要调整发动机的压缩比,要在汽车工作室关闭气缸,而且让你感觉不到顿挫,真的很了不起!可是这些技术的效果是什么呢?省油!技术不落后,可是省油的效果落后了。可变缸技术,能让四缸发动机在某些不需要大扭矩、大功率的工况下两缸工作,可是现在汽车加个自动启停,加个48V轻混,节油效果比可变缸还没想,像是比亚迪的DM-i,百公里给你弄到3L油了,这是燃油车可望而不可及的数据。所以,这些技术有用吗?有用,可是已经过时了。

原来汽车的三大件叫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现在,发动机变速箱统一叫做动力总成,甚至不仅仅局限于一台发动机,也不一定要有变速箱。比如说纯电车,用的就是电机,甚至是双电机,变速箱也不是必须的,一个减速器就够了。而插电式混动,可以达到三擎四驱,据说比亚迪的轮毂电机上市后,最多可能达到六擎四驱,六个引擎——原来的知识还适用吗?

但是,有一些衡量汽车性能、水平的东西你还是应该了解的。比如说零百加速,汽车从静止到加速到100Km每小时所需时间,越短代表越快,车辆性能越好——而且你需要对这个数据有一个概念。6秒以上是什么概念?强烈的推背感,作为家用车再快也没什么意义了,除了能让你瞬间爽一下。6—8秒,很快,足够用了!8—10秒,表现良好,不算短板。10秒以上,属于减分项。

再比如,油耗数据,你看得懂吗?工信部油耗肯定是不准的,可是对于车辆的横向比对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不同人,不同路况,都会导致油耗结果不同,你都需要心里有数。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看看你能接受的最高油耗是多少——这里多说一句,省油的车不仅仅是省钱,也会极大的提升你用车的幸福感。当不在意用车成本的时候,用车才是最幸福的。

还有,关于汽车的安全性,碰撞测试的确很有参考价值,这是必须要重视的车辆性能,涉及安全,不能马虎。如果没有碰撞测试,可以参考车辆的高强度钢使用比例来做一个粗略判断。

简单说,车辆的一些参数给你,你要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而且要看得懂。这些参数可以为你做一些海选。

2、了解一些品牌知识:

你对丰田的印象是什么?丰田开不坏,一车传三代?你对本田的印象是什么?一日本田,终身本田?你对美系车的印象是什么?费油?糙?你对德系车的印象是什么?工匠精神?你对法系车的印象是什么?情怀?浪漫?操控?你对国产车的印象是什么?三大就不行,配置高,便宜……

这些东西,统统从脑袋里摘出去,不要让它影响你的选择。

记得之前说的吗?你不懂车,你要意识到自己不懂车,所以这些是刻板印象,并非是研究的结果。怎么考察一个品牌?从事上见!

比如说特斯拉,可能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高科技,高端——你看看上海车展维权后特斯拉的态度,其实它到底刹车有没有问题已经不重要了,看看它是怎么对待自己车主的,看看它甩锅的态度。足以否定这个品牌了,哪怕它刹车没问题,售后也是有问题的。

再比如说大众,19年年底中保研碰撞测试,途观L和帕萨特全都跪了,惨不忍睹!从此以后,我对大众由路转黑——之前对它的双离合故障率只是批评,现在是彻底怀疑它的底线!后来帕萨特升级了A柱,通过了碰撞测试,安全性我给及格了。但不妨碍我对其进行有罪推定——所有没经过碰撞测试的,我默认它是不安全的,因为这家车企丧失了自己的信誉。

3、了解选车知识

没车的人,第一次买车,很多问题是想不到的。比如说动力和油耗哪个重要?一辆车动力好,一辆车油耗低,我选谁?这需要结合你的需求,再看动力差多少,油耗差多少来综合考虑。比如说你就上下班代步,往返不到10公里,出门就堵车,基本上没有什么出行自驾的需求,那就不用追求动力了,来个小纯电是最适合你的。用车成本极低,行驶感受也要好于燃油车。

如果你出门就上高速,那动力就很重要了,而且高速路口,油耗的差距更多取决于风阻和车重。可是在高速上动力不足的车,其实是很危险的,如果是那种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下,高速反而比大排量费油。

在大多数情况下,安全性肯定是要排第一位的,所以一般我不推荐任何小微型车。因为出了事,它是保护不了你的。其次是动力和油耗,基本上动力好的车油耗都高,但是插电式混动是例外,能上插混,优先上插混。再次是空间和舒适性,一辆车大多都是一家人用,争取让每个乘坐的人都能坐舒服了。而操控性这东西并不适用于家用车,买车之前一定要试驾一下,感受一下,只要好开就行。

4、了解车辆通病

比如说你看上一辆轩逸,准备入手,有一项工作必须要做——去了解一下这车有什么故障、通病。就好像某宝买东西你总愿意看看差评一样,这是最有参考意义的。如果所有人买车都能看到我这个帖子,都能去查一查车辆的投诉的话,轩逸肯定没这么高的销量。没错,就是那个垃圾的CVT!

像是大众的双离合,投诉率非常之高,哪怕是湿式双离合也一样。丰田、本田机油乳化,那你住齐齐哈尔,上班下班就5公里,冬天不乳化,本田也容易积碳。

投诉和投诉不一样,比如说发动机故障灯亮,CVT变速箱打滑,这类故障维修成本可能会很高,而且很难根治。有的说续航里程不准,中控卡顿,这我觉得只能算小毛病。看看车辆可能存在的这些问题你能不能接受。

到这里,你不能说懂车,但是基本上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结合自己情况,能画出一个大致范围。去找的过程中,哪些问题不懂就去研究研究,比如说这车发动机热效率40%,你不懂什么是热效率,那就去查查,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画一个大致范围之后,进一步去了解这几款车,都去试驾、试乘一下,多问问销售,包括质保方案等。最后再根据外观、内饰、做工以及驾乘体验做最终选择。

最后选定车型,还要选定配置。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还要继续学习,那些配置是干什么用的,有没有必要,那些是神器,那些是鸡肋。一样要结合自身用车情况。比如说360全景影像,你30年的老司机,能用后视镜倒车,这东西有也比没有强,因为盲区小很多,可以避免很多意外。而自动泊车,对于老司机来说就没啥意义了,之后再根据价格和预算进行取舍。

选车也就到这里了,之后是砍价,和4S店博弈。其实选车里面的学问大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非常不靠谱的回答,准备有时间做一个教程,感兴趣关注我。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yongche/1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