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认为非常压抑又病态恐怖的顶级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如果用“相由心生”这个成语进入这个问题,就更容易阐述清楚题主所描述的问题。

就拿绘画作品来说,绘画是作者心相的外在流露,画家平日的所思所想,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是通过绘画这个外相体现出来的。如果不了解画家的心相,就很难看懂他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自画像

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绘画产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绘画流派百花齐放,一步步颠覆了传统的古典画法,涌现出一个个特立独行,拥有强烈现代意识的画家。在奥地利维也纳诞生了一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1890年——1918年),他以28年的艺术生涯,为西方绘画绽放出一朵朵璀璨之花。

《母子》

但是,他的绘画在当时很难让人理解,根本原因是他受西方现代哲学影响很深,不是从形貌,而是直接从精神层面来展现众生相,刻画众生精神上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他产生这样的艺术理念,跟他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也跟“表现主义绘画”本身的探索方式有关。

《发呆的男子》

埃贡席勒在20岁左右时就在绘画上小有名气,为了进一步提高技巧,他雇佣了好几个10多岁的少女做模特。一群年轻人经常聚在画室,除过画画外,还经常开派对,喝酒唱歌跳舞,大声喧哗,附近居民被打扰得不堪忍受,所以,居民联合起来报警,说埃贡席勒画室是社会闲杂人员聚居地,更有甚者,指控他勾引未成年少女。

《死神和少女》

很快,因罪名成立,他被逮捕入狱。他怎么也想不通,因为画画竟然带来了牢狱之灾。从监狱出来不到一年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征召参军,虽然极不情愿但无能为力。

两年的从军生涯,埃贡席勒看到身边一个个战友非死即残,而他是那样幸运,活了下来,这带给他心灵上的震动是难以磨灭的。

风景

从战场回来后,他的画风大变,因为他经历的生活是残酷无情的,所以,他喜欢描绘扭曲而病态的人物,展现人物内心的痛苦不安和孤独无助。不但人物造型是扭曲夸张的,连人物的神情和思想也是如此。

可以说,埃贡席勒用绘画记录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和伦理价值重建的一个过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他的绘画,就能欣赏到他的作品的“好”。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作品《呐喊》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作者内心无比的剪熬难受,扭曲极度变形的面部五官,观众感受被输送感染恐怖和痛苦表现到了一种极致。他的成功之处是用一种新的成功表现笔法 ,极度夸张的表情深深的打动了人们的心扉,让观众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留下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梵高在世时他的作品默默无闻,但是去世后就成了伟大的画家,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首先,梵高在世并非默默无闻,连天才的高更也嫉妒他的天才和他对艺术的忠诚。

其次,艺术标准在随着时代变化,顶尖艺术家都不是及时被承认。深刻的、创新的艺术需要时间来认识。

例如,最早,写实的才是艺术,到了现代派,夸张、变形、解构也是艺术,而且是先锋的艺术。

其三,梵高不是去世后才被艺术承认,是去世后才被金钱承认。

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是因为绘画是他的生命而不是货币是他的生命;是因为梵高的眼睛看到的是不同凡俗的世界;是因为一般的画家、画商不懂艺术。梵高去世,他的作品变得奇货可居,于是价格上升并且抢手。

其四,提问应该有所敬畏,听你的口气,对梵高不服,可是你有梵高的天才和梵高对艺术的忠诚吗?你有梵高的创造性吗?你有梵高悲惨吗?

在梵高之前,有谁画过旋转的天空和燃烧的柏树?

梵高37岁自杀,是因为疾病让他“不能再拿画笔了”,他把这看得很严重,就像海明威把疾病让他不能写作看得很严重遂自杀一样。

印象派出现之前西方油画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凡高等印象派先驱对油画在技法上色彩上进行了革命 ,技法随性色彩新颖,前无古人,革命的东西人民一时还不理解不领会,作品难以推广,等若干年人民渐渐明白了之后才知道他们划时代革命的伟大之处从而声名显赫。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kechuang/3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