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菜有哪些特色?代表菜是什么?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曾经总结过一句话,叫“满菜多烧煮,汉菜多汤羹”,这是对乾隆年间满汉菜品非常简洁的归纳。虽然后世的汉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汤羹,但随着满人与中原文化的渐渐相融,满菜的特色大多还体现于烧煮之间。所谓烧煮,其实说的是“烧燎白煮”,烧燎即烧烤类食品,白煮即白煮肉或火锅一类的食品。

先看烧烤类,清宫御膳房有五个机构,其中的挂炉局便是专司烧烤,出品的东西以挂炉鸭子、挂炉猪为主,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市面上常能看到的挂炉烤鸭和炉肉。后来宫廷烤鸭的方法流传于宫外,成就了全聚德这样驰名中外的餐饮企业。挂炉猪虽然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也多有售卖,但由于民国时加收的屠宰税,使炉肉一直并不是那么让人熟知,如今只有天福号每年还可预定。除了烧烤,所谓烧燎,其实还有油炸一类,当年砂锅居有24烧碟之说,即炸紫盖、炸肥肠、炸鹿尾,其实也都是祭祀用猪身上的各部位进行油炸而形成的美食,如今炸紫盖还比较常见,其它烧碟则难觅芳踪了。

再看白煮,白煮可分白煮猪肉与火锅。因满人有萨满祭祀的习惯,祭品即整猪,上供神知,撤供人吃,所以这些祭肉渐渐被发明成了美食,如今的砂锅居当年便是以低价收购祭肉而壮大的老字号。火锅的种类就很多了,溥杰的夫人嵯峨浩女士在《食在宫廷》一书里就曾记录了“菊花锅子”、“酸菜锅子”、“一品锅”、“涮羊肉锅”等10种,流行于市面的“白肉锅子”、“三白锅子”、“什锦锅子”也都是满人席面的常见之物。

(1)满族饮食文化:

满族的重要主食为饽饽,饽饽是北方方言,指馒头、包子、黄米团等面点的统称。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食品,饽饽的样式品种很多,因季节不同做法也各异。春天吃豆面饽饽,原料为大黄米或小黄米,将米浸泡后磨成水面,蒸熟折成卷状,同时卷入豆面,亦称“豆面卷”,满语为“萨其马”。夏季吃苏子叶饽饽,用黄米面蒸成糕,取出作饼,包以苏叶,内裹小豆,热食冷食均可,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秋冬季节则做粘糕饽饽,说道粘糕饽饽我要向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粘豆包了:粘豆包又称黄米团,至今为止,东北的满族家庭每年冬季都要蒸上几大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粘豆包是将黄米或江米洗净泡到发酵,漂净以后磨成水面,用纱布吊包,滤净水分凉干。然后加水将面团调和均匀,拍成圆饼状,将小豆煮熟捣烂做馅,也可用豆沙,将豆馅包入粘面内,做成馒头状,放入笼屉蒸熟,讲究一点的人家每个粘豆包中还可以放一颗红枣,增加口味,宜凉食或热食蘸荤油、白糖为佳。

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最喜欢的吃法是“猪肉血肠浍酸菜”。满族冬天习惯渍酸菜、灌血肠,每临冬季就将白菜在热水中渍过,压如缸中上放重石挤压,待酸菜发酵陆续捞出食用,过去的东北冬天新鲜蔬菜较少,满族人冬天全靠酸菜与窖藏的萝卜、土豆、白菜过冬了。血肠多在腊月杀猪是制作,用猪血加盐、姜、辣椒粉、味精、香油的等调匀,灌入猪小肠中,所用的肠以不足二尺为宜,两端用细线扎紧,血浆不可灌的太满以免煮时迸裂,煮到一定时候要用干净的钢针在肠体上刺一些针眼,一则放出气体,防止煮时膨胀迸裂;二则掌握火候,当没有血水自针孔中渗出即可捞入冷开水或冷水中,食用时切成片直接夹食,也可以蘸以酱油、醋、蒜泥、姜汁、辣椒油等食用。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