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酸?贵州特色的酸味美食有哪些?

酸汤鱼说起贵阳的酸汤鱼,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老凯里酸汤鱼、亮欢寨酸汤鱼相信很多人都吃过,鱼质鲜嫩,都不能使劲夹;汤鲜味美,那股酸味简直就是要直冲头顶。不过,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家比较小众的酸汤鱼,酸味很正宗,老板家开了有五、六年了。绝对是非常酸的汤,非常嫩的鱼。

酸汤豆腐皮酸汤豆腐皮应该很多同学也吃过,俺最喜欢吃的还是习水豆腐皮火锅,人均便宜。现在基本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一家习水豆腐皮火锅店,很是受欢迎。俺吃过的最酸的豆腐皮火锅有几家,每家酸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给大家推荐的这家是无意中发现的,豆腐皮薄,带有豆腐特有的酸味,感觉酸得心里发痒,汤也是酸酸的,很下饭。

酸辣烫至今为止个人认为吃过最好吃的酸辣烫是在凯里,自家做的酸,吃下去通体舒畅,汤底都喝得干干净净。菜也是很新鲜,很嫩。不过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家酸辣烫也是闻名当地,稍微去晚点还得排队,多数以学生为主,经济实惠,而且酸味很正,建议早点去,不然都没有多少菜品可以选择了,店家生意火爆,很值得一尝。

酸汤砂锅粉因为酸汤砂锅粉是开胃的,而且又有助于消化,一般中午最喜欢吃砂锅粉了,就像是吃小火锅一样,但是比起吃火锅砂锅粉更好做,也省时。冬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砂锅粉,就算是感冒了也会觉得身体越来越暖和,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着实让人周身痛快比。给大家推荐的周记砂锅粉也是深得我心啊,酸得不要不要的,要不是吃不下,恨不得再来一碗!而且真心便宜,喊老板多加点粉也不收钱,这酸爽,简直不敢相信。

酸汤丝娃娃一片纤薄糯韧的面皮,几样脆口多彩的配菜,三勺酸爽清口的蘸水,再撒点酥香的花生或黄豆……对于贵阳人的夏天,几乎不存在有没有胃口一说,因为有丝娃娃,贵阳人的夏天只有更好的胃口。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家,不止是白云区人民的爱,贵阳好多人专门开车去白云区找他家,就是因为他家的白酸汤真的很特别!搭配折耳根香菜,不用加什么香油花椒油,直接喝都能感受到什么是“入口绵柔不刺激”,这样的汤汁浇灌在丝娃娃里,几种蔬菜混合,搭配酸味简直巴适!

酸豇豆肉末很家常的一道菜,只要酸豇豆味道正宗,基本上小菜馆都可以炒得很香。又脆又酸的酸豇豆,舀一勺下饭,老是安逸了。不过,还是家里炒的最好吃,别问我为啥。不过今天推荐的四合院确实是比较平民的,炒的菜也好吃,虽然没有什么特点,不过上菜快,而且有家的味道。

酸菜豆米酸菜豆米在贵阳是最常见的家常小炒了,酸菜的脆爽加上豆米的绵柔,怎么吃都是一道家常美味。当然,如果喊我每天都吃酸菜豆米,我倒是巴不得,炒的,煮的,烩猪油的……我都会欣然接受,而且酸菜豆米真的下饭,煮出来的汤可以酸得人牙齿打颤。

酸萝卜酸萝卜颜色鲜艳,红里透着晶莹的白,像玉一样,切片或者切丝都很好看。吃起来脆生生的,蘸着辣椒汁吃辣中带酸,酸中又有点辣,不知是那种味道占据了味觉,让人回味无穷。酸甜爽口,辣味十足,吃完以后,控制不住的口舌生津,清口水根本收不住,夏天来一碗,通体冰凉,浑身酸爽。

贵阳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这种味道一直陪伴着所有贵阳人。在贵州办酒席的时候最后一道菜就是酸菜汤。可以解掉之前吃饭的油腻,又可以让你多吃两碗饭。香醇浓厚的酸味儿也成就了黔食独特的风味。

以前贵州缺盐,世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缺乏维生素身体素质不好,因此创造了酸汤,酸汤中含有很多维生素,可以强身健体。因此贵州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行路打捞蹿。”吃酸这种独特的风味,既体现了贵州人朴素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贵州人几千年自强不息的精神。

酸汤一直代表贵州菜的最高级别,全中国吃酸闻名的除了山西,就是贵州了。学界公认贵州人吃酸是以酸代盐。因为贵州不产盐,历史上长期缺盐。有人说不产盐,不吃不就行了?不行!就是科技这么发达的现代,人每天三餐也离不开盐。

盐中的钠离子是人神经系统、肌肉收缩和心脏跳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长时间不吃盐,会身体虚弱无力、厌食恶心,骨质疏松、大脖子病等,慢慢人就废了。因为不产盐,所以从元朝开始,四川的井盐和两广地区的海盐就源源不断地输入贵州,其中川盐是大宗。但从川盐入黔的路实在太难走了:走陆路,地势险峻,山高谷深路崎岖;走水路,水道流量小、险滩多。连大诗人李白曾在《蜀道难》中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辛辛苦苦从外省运来的盐到了贵州就成了奢侈品,黔北一带曾出现30多斤大米才能换取一斤盐的现象,故有“斗米换斤盐,斤盐吃半年,吃盐当过年”的说法。由于盐贵的吓死人,居住在深山腹地的少数民族只能望盐兴叹,但严重缺盐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他们终于创制出了可以代替盐的法宝——酸汤。

▲ 贵州酸汤

酸汤是用米、菜或肉类等,在坛子里封上十天半个月,靠生物自然发酵成酸。因为贵州境内多崇山峻岭,山地地势将居住的人隔绝并孤立起来,从而形成文化千岛。什么是文化千岛呢?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虽然贵州各族人民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族群,带来各自不同祖先、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但来到贵州之后,都在这里寻找到了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相互交流、碰撞、融汇,“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的独特文化构成为同一片“水域”中的千个“小岛”、万种风情。在贵州这片“山海”中,这些色彩斑斓的“小岛”,却是山山相连,脉脉相通,都植根于这同一片大地。形成了“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因此贵州是“多元共存、共生共荣” 的多彩文化景观,这就是贵州的“文化千岛”。

就制“酸”这件事来说,贵州不同的少数民族、甚至不同的村落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制酸方法。根据原材料的不同,贵州的酸汤可分为白酸汤、红酸汤、红油酸、辣椒酸、虾酸、臭酸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有人统计贵州酸汤有128种酸!例如三都水族自治县出名的就是前文所提及的独特的剁椒酸,这种剁椒酸的制法是先将辣椒剁碎剁细,在剁的时候放葱、放蒜、放姜、放酒等,然后封存十数日,遂成这清香鲜辣、风味独特、闻之垂涎的剁椒酸了。

▲ 三都水族特色剁椒酸

贵州人吃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存食物。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潮湿温热。尤其是黔东南地区,地势较低,紧邻湖南、广西等潮湿暑热的地方,食材不易保存。当地民众在实践中创出了酸食的多种制法,延长了食物的保存时间,从而逐渐养成制酸、食酸的习惯。

吃酸汤有什么好处呢?酸汤中含有的盐虽与食盐不同,但刚好可以部分代替盐,增强食欲,减缓钠离子流失。酸汤里还含有丰富的酸性成分和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对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维持肌体酸碱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酸汤是纯自然发酵,属于健康的中性食品,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贵州山区几乎家家都有酸坛,少的一两个,多的几十个放一排。所以,贵州人常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是有依据的。

此外,酸汤还可以止泻防痢,又有不错的解酒功效,对食不新鲜、离不开酒的苗人、侗人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食补佳品。经常食用酸汤还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

为什么酸汤还有健脾防结石功效一说呢?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岩溶地质的水含有大量矿物质,属于“硬水”,长期饮用会造成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但科学家惊奇的发现,在岩溶地貌的黔东南,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不高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天天喝酸汤。贵州人朴素的生活智慧,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竟然用酸食巧妙的避免了结石、泌尿系统等疾病。

酸汤不仅爽口好吃,酸汤还是贵州少数民族典型的文化符号,如一些地区的苗族祭祀祖先时,必须有酸汤鱼,而且不能放盐;女孩出嫁时必须带两条煮熟的酸汤鱼,暗示繁衍子孙,男方必须先用这两条酸汤鱼祭祀祖先,才表示祖先接受了姑娘;甚至有姑娘“做不来酸汤嫁不了人”的说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千年来贵州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逐渐发展出了以酸为核心的生产、生活习俗。今天人们早就不需要用酸汤来代替食盐了,但酸汤不仅一如既往的被贵州人喜爱,还成为了贵州的地方特色、文化 IP 被推广到了全国。

例如贵阳酸粉是贵州酸辣美食的经典代表之一,酸粉是故意在头一天晚上发米的时候稍微发酵,闻起来有点臭又有点酸,吃起来却又软又香。贵阳酸粉的制作时间一般在每天凌晨 2 点到 5 点,属于鲜食米粉,只有半天时间,半天不吃就完蛋了!

这个时候酸粉在锅里一淘、一烫,晶莹剔透,丰润圆满;再加上各种配料,香菜、香油、榨菜、薄荷、油炸花生米、葱花、软哨、油辣子、黄豆、辣椒圈等,喜欢啥口味随便加。雪白的米粉、酱红的牛肉、青翠的香葱和香菜,搭配当地自产的酸菜,一碗正宗的贵州牛肉粉正式出锅了。

——内容节选自智纲智库广州战略中心文章《一碗酸汤煮贵州》,作者金凌冰。(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