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如何保护传承?

我个人看法是说的不对,请读者更好的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千古文化留遗韵、传世雕刻展新风;秦有财匠心独具,弘扬守艺来造物。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提高公众对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且这样才能够做到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为保护传统技艺走进生活、用活态活力”的理念创造、才能在生活用途中弘扬,政府传播宣传提高公众对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传承和发展非遗,为保护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环境。

所为的传统技艺不得过度商业化开发,不得将传统文化庸俗化、低级趣味化,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理念,保护当地原有生态,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当地居民原有生活,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正确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是用手工加上现代部分工具进行使用,并不是用现代的科技电脑操作。

传播非遗+旅游,开拓文旅融合的新思路,积极有效地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用创新发展的非遗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现代社会人群的家廷。

我认为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哲学的内核,国学虽然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也有提纲挈领的基础性观念存在。研究国学就要抓核心,不要在枝叶上费精力。

古人对于自然与社会有其基本立场。比如,阴阳观念,五行学说是古人对于自然事物以及结构和秩序的基本假说,这些学说构成为我们中医学、甚至卜筮、风水等科目的理论基础。而我们今天去研究这些学说,我们首先要考问,阴阳观念究竟适合不适合自然事物实际秩序的描述?它具不具有普适性?如果没有,它的适用范围在哪里?

研究古学不能脱离古籍,但又不能局限在古籍中。比如有很多学者为研究阴阳学说,致力于《易经》、《黄帝内经》等典籍的研读者。可试问古人是如何形成阴阳观念的呢?毫无疑问,古人先观察了自然现象及其秩序,为了表述他所理解的自然的过程中建立或形成了阴阳观念。也就是说阴阳观念是古人用于表述自然秩序的,所以研究阴阳观念和学说需要比较的是这个学说与自然秩序之间的关系。

假如,为了完备的描述自然事物结构以及规律,我们必须要引入阴阳观念,就意味阴阳将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不仅我们要发展它,整个物理学界都要重视它。到现在为止,我们并不能将祖先的阴阳观念向基础科学的普遍概念上发展,我们已知的物理学领域中,阴阳尚不能作为必须的基础观念。这意味着两种可能,要么古人是错的,我们需要放弃这些观念;要么它们做为局域性的观念,需要我们重新建立,并明确它适用范围。

所以研究古学严格来说属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更多学者研究阴阳、五行等学说仅仅看作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的领域。古人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所以研究古学不能走崇古信古的路子,评判对错依据是我们的理智。真理与否只有两个标准,一,是否合理。二、能否反映客观真实。所以,不要一看到古人言论就宣称它超越科学,现代科学无法理解它们。

古人的言论究竟包不包含真理,与西方与现代科学是无关的。它们首先要经过研究者理智的判断。一句话,你说它真,究竟能不能过了你自己的关。假如你是古学研究者,当你宣称古人思想正确时,就要说明它对在哪里,为什么对。当你宣称古人错误时,就要说明它错在那里,为什么错。人类理解的机制是相同的,这个不分古今中外。你能将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别人就能理解,除非你讲的道理不是道理。

所以研究古学不是等待西方或科学来证明它是否科学,而是我们要将古人对的一面提炼成现代哲学与科学必须接受的观念。古学究竟合不合理需要研究者作出判断和解释。所以研究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扬有弃的过程,它的结果是适应现代的更科学完备的理论和假说,而不是一味的重复古人的荣耀。一百年一千年下去,我们也将成为古人,问题是我们能给他们留下什么,而不能单单是视先的那些东西。

继承古学传统,又是原创性的思想,适应现代化的潮流,又被全世界各民族认可的精神成果才是目标。我们的祖先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理解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它推广至全世界。这里面隐含的前提是,古人的认识中要包含有现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认识到的原则。我们的文化能够充实人类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理解。如果传统文化不包含这类原则,要实现推广至全世界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我个人认为,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可以贡献于全人类的财富。现代自然科学虽然已经很发达了,但对于生命的理解与认识尚处于起始阶段。中医经络学说不容小视,如果被证实客观存在,将意味着生命体存在着不可见结构组织。在自然界,场、电磁波等都不能成为人类视觉与知觉的对象,不可见并非意味着不可知。

生命体做为能动的个体,需要消耗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除了呼吸、饮食摄入的部外,还一定要一个原始能量,古人称为先天的那部分。这一部分物质和能量究竟是什么。所以古人所讲的阳、气、经络等概念,我们要当作物理对象去研究,我们的责任是探明它的本质,作用、意义、以及运作机制。所以研究中医学要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去研究,观察、实验、理论假设、证实、证伪。哪怕阳、气被证明如永动机般不可能存在,也必然伴随着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

中医学是古人对于生命和疾病的理解与概括,其根据还是客观的生命和疾病现象,古人的概念与假设是否合理,最终判断的依据还是能否反生命和疾病的真实规律。所以研究中医基本理论既不能从本本出发,更不能走神秘思想的路子,它其实是理论自然科学 尤其是生命科学的课题,所以它的研究方法需要以自然科学方法为根本。

不要将哲学与自然科学对立起来,在科学理论的建构中哲学思辨是最重要的要素。理论创新没有哲学思考难以获取重大突破。中医学需要在传统思想的前提下提供出有关生命体结构与规律的新学说,为进一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规律作贡献。

从疗效上看,西医能治病,但不能尽愈诸病。中医能治病,也不能尽愈诸病。所以以实践做支持中医是科学的证据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实践上有效只能证明中医理论有合理内容,至于这些合理性在哪里则是无从知晓的。两千年的中医学实践并没有超脱《内经》理论,所以中医学立基的基本原理才是未来中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医学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生命观,这个生命观仍旧要以反映客观真实为原则。但是生命现象只有一个,所以反映生命真实规律的理论也只能有一个而不是多个。所以我认为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东西方文将发生一个交汇融合的过程。阳、气、经络这些概念,如果被证明是实在,并被成功引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中,那将是人类对生命现象理解的新飞跃。新的认识进步,必然伴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进步,未来医学即是西的又是中的。

系统论、整体观即使在西方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念。维纳创系统论,皮亚杰研究儿童发育坚持整体观,中医揭示的系统论、整体观将更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我甚至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系统、组织,而不是物质。比如,太阳、行星、地球、月亮,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或非生命物体,包括人类的智慧,它们是某个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如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等之于生命体。发展独立的生命科学,建立科学的生命观,是中医药学术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shenghuo/2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