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特有的传统食品是什么?

满洲饽饽
——–满洲饽饽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流行于东北等地。满族人民把馒头、包子等面食统称为饽饽。其式样繁多,如黄米饽饽、 馓子、打糕、淋浆糕、洒糕、萨其玛等。
——– “满汉全席”是享誉中外的清代宫廷宴席,集满、汉两族烹调技艺精华于一席而得名。

满族人吃什么蔬菜?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和入关后与汉族的交往,使得满族饮食文化很具特色。
在东北许多地区,人们把馒头称做饽饽,其实,这饽饽使我们满语的音译,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这饽饽就是由黏米做成的面食品,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满族人把饺子也称做饽饽,区别于蒸的饽饽,水饺叫煮饽饽,那是很金贵的食物,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按照满族人的习惯吃上一些,“好吃不过饺子”是满族人迄今为止的口头禅。后来满族人入关成为统治者,过年吃饺子才成了满族人的生活习惯。也正因为满族人对饺子的推崇,饺子作为食品在中国的北方才真的成了气候,今天在哈尔滨,提起老边饺子,那可是威名远扬啊!
如今在食品店或超市里见到的萨其玛,也是满族人的食品。“萨其玛”是满语的音译。满人入关前,汉人把它叫金丝糕、蛋条糕,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
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逐渐的就形成了满族人的火锅。在满族历史上出现的火锅五花八门,什么飞禽锅、走兽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现在,个民族都学着吃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出现了重庆和四川等地的“火锅”,广东的“打边炉”,宁夏的“锅子”,江浙的“暖锅”和北京的“涮锅”。闻名遐迩的“满汉燕翅烤全席”,因为产生于清代官府,所以菜肴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在满汉全席中,选用的食材大多是满族故土的特产珍肴,做法是满族传统的烧、烤、煮、蒸,火锅类和砂锅类菜肴占突出地位,这类菜肴都和满族风味有关。
满族人民与各民族和睦共处,在生活中学到了许多食品制作方法,但是,满族的饮食文化确实有自己的特色。

满族的文化

最近红学界和民俗界有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红楼梦与满族文化的关系,确实红楼梦中有好多事情都能反映出浓厚的满族特征.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以下那些地方是描写满族家事的.这样其实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楼梦 例如:在第二十五回(记不太清了)中,贾家举行祭祖仪式,那么为什么是贾母主角主持呢?为什么地点设在西面另有一个院子里呢?大家有去过北京故宫的吧,其中的坤宁宫可就是当初仿沈阳故宫的清宁宫所设,用途一就是举行祭祀活动!方位也恰恰是正殿的西面,祭祀由皇后主持. 多的不再这里详细说了.综上所述,这回描写的就是满族旧俗,倘若不多多发掘,大家以前读红楼梦时恐怕会有很多误解啊!—-宝玉那头发是怎么梳的?参照满族古人的发式吧,就很容易理解了。 清朝满族文化的十项特徵(manjusai juwan hacin encushun arbun): 一、 父母都是满族,而且自己的配偶也是满族,所谓满族须有满文家谱为证。 二、 剃发束辫,穿宽大的直统旗袍。 三、 出门常骑马,精於射马步箭。 四、 住房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屋里北、西、南三面有炕,长者住西炕。 五、 平日饮食,吃小米乾饭和黄米饽饽,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 六、 平时见长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 七、 会跳空齐舞,唱满语歌,玩嘎拉哈。 八、 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生病时找萨满跳神驱邪。 九、 能以满语自述旗籍身分。 十、 会念满文十二字头,书写自己的满文名字。红楼梦与满族文化>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dalian/2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