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汽车停在外面用车罩着可以挡阳光吗

当然可以,但是建议不要把车子停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方。夏天用这个对车漆和内饰以及其它部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车子对于这点温度还是能适应的。不过长时间不开的车子,建议还是要按时保养(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如果停的很久还要检查电瓶(会自…

夏天出行谨防哪三大误区?

今年夏季天气异常炎热,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35至40几度高温,暑假来临,正逢外出旅游避暑的高峰,旅游保健专家提醒,夏季外出旅游,应谨防三大误区    今年夏季天气异常炎热,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35至40几度高温,暑假来临,正逢外出旅游避暑的高峰,旅游保健专家提醒,夏季外出旅游,应谨防三大误区:  误区一: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影响眼睛能见度,眼睛因此容易受到损伤。夏季太阳镜的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绿色为佳,因为这些颜色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  误区二:出行穿衣服越少越凉爽。其实,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当气温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误区三:旅行中喝啤酒能解暑纳凉。其实,夏天旅游时人体出汗较多,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令口渴及出汗的现象加重,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因此,最好是多喝些活性维生素类的饮品,以解渴消暑。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夏天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啊??

2、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中暑事件。轻度中暑(先兆中暑),患者全身无力、多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恶心;重度中暑,患者可能突然晕倒或昏迷不醒。 1)轻度中暑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适量饮用一些含盐分的饮料,还可以在颈部,太阳穴上涂风油精、清凉油等,或用湿毛巾冷敷颈部,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也可实行穴位按摩疗法,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2)重度中暑(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度。)当作业现场出现时,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 3、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1:00 ~15:00)段进行施工作业。作业人员应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4、多喝水: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最好是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每天喝1.5至2升水。 5、保持充足睡眠 :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6、不宜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7、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8、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9、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10、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附: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者,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主要有祛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泄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暑定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着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原创文章,作者:晴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grdx.com/yongche/32139.html